还是原来的时间,还是原来的地点,老朋友如约见面,又一次“老鼠赛跑”较量,只是今天自己成了一只晕圈的老鼠。
这一次,我为自己选择的职业是护士。游戏开始时,总收入3100元,总支出1980元,储蓄480元。
游戏一开始,我就为自己算好了在不同收益水平下的出圈本金,心里有些小小得意。因为护士的总支出不高,所以对应的,护士的出圈本金也不高,加之自以为自己有一定的财商知识。于是我斗志昂扬,觉得胜券在握。然而事情却朝着我无法控制的方向发展。
首先,我想先简单分享一下自己这次游戏的过程,再反思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游戏刚开始,我就因为提醒新玩伴被罚了一个月现金流,接着连续抽到慈善事业—额外支出—额外支出—额外支出—市场风云—额外支出—银行结算—共同基金(无效投资机会)—失业—银行结算—三室两厅投资机会(意外得到其它小伙伴的帮助)—额外支出-游戏结束。
接下来是我对整个游戏的反思:
一、游戏规则:我因为对游戏规则的理解把握不够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也失去了可以投资的机会成本。
1.提醒新玩家,被罚一个月现金流1120元。
2.抽到额外2000元支出卡,惯性思维做出支付决定,而没有看到额外支出的条件是自己有孩子的前提。还因此带了款,造成每月200元的现金流损失,以至于降低了资本积累的速度,始终没有可以把握的投资机会。
在真实的世界中,我们仍然有很多时候是路径依赖,那些累积的进化经验让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不假思索,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同样如果想干成一件事情,也需要我们客观去了解、熟悉、运用那个具体环境的具体规则。在此基础上,如果你够强大,你还可以创造规则,这个游戏怎么玩,我说了算,哈哈哈!
二、运气:不得不说自己这次自己的运气真的很糟。棋盘上一共有12个投资机会;3个结算日;3个额外支出;3个市场风云;1个慈善事业;1个失业。而整场游戏下来,我只抽到一次有效投资机会,却抽到了5次额外支出、1次失业、2次结算、1次慈善事业、1次市场风云,我能说什么呢?
然而如果仅仅只看到运气,就未免太主观。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由造成这种运气的结果去反推过程,是不是自己掷骰子的手势有问题,刚好契合了游戏的风险设置呢?
另一个方面,我想说说心态。因为根据墨菲定律,一件事情只要有概率发生,它就一定会发生。既然额外支出、失业这些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应对呢?是不是应该提前做好心态和财务上的准备?是不是应该在其它地方尽量避免主观风险?
三、寻求帮助:我在倒数第二轮的时候抽到一个三室两厅的投资机会,以我手上的现金,我是没有机会把握这次机会的,我打算把他作为一个机会卖给其它玩家,本来只打算要价3000元,结果却意外地从加一那里收获了50000元。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真实的市场,因为资源和信息的不对等,我们通常要面临一些真的是机会,自己却无力把握的机会。那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办呢?寻求帮助或者说共赢合作!(天使投资干的就是这个事儿!)
那么同样的,有新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1)怎样寻求帮助(寻求帮助的方式方法)?
(2)谁愿意帮自己?
(3)怎样把自己变成一个值得帮的人?
四、财富自由的实现:财富自由的实现是通过自己的被动收入大于日常总支出来定义的。也就是说财富自由的实现不仅和被动收入的多少有关,也和日常支出的多少挂钩。因为:
(1)增加被动收入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日常支出,是不是更容易实现财富自由。
(2)如果被动收入增加的同时,日常总支出也同时更大幅度上升,财富自由的路就会遥遥无期了。
永远记住自由=能力—欲望,永远不要让自己的欲望超过了能力。找到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消费方式才是王道。
五、沉没成本:这次游戏印象最深的是加一和张鹏之间的交易失败。张鹏因为在棋盘抽中一次五室三厅的投资机会,但场上只有加一有足够现金把握,所以张鹏想把这次机会转让给加一,张鹏还为此做了精确的测算,但最终因为转让价格太高还有附加条件,而没有达成交易。
反思这次交易,我想到的点。
如果自己抽到一张自己无力把握的机会卡,那它对于自己就是沉没成本,而玩家中也只有一个人可以把握(这次交易从一开始都不是一个对等交易),所以认清现实比较重要。如果能把它转化成期望的现实利益固然很好,如果不行,那能把它送出去得到关键时候帮助自己的承诺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那么如果想促成这笔交易,我会怎么做么呢?(基于理性人假设的建议)
(1)分析对方现在的现金资本与资产现状,以及这次投资的成本。
(2)分析对方能从这次机会中获得的预期收益
(3)分析这次交易对自己的重要性,如果交易达成,可以形成战略同盟,下次有机会优先转让给对方。
(4)在此基础之上给出一个合理的价格,根据对方的反应,可适当退步。
然而,在现实世界中,一个交易能否达成,除了能否实现共赢,往往会涉及更深层次的价值观、情感、认知、战略等等层面的共识,需要更深层次的研究。
游戏权当娱乐,愿你也能有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