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时代就比较喜欢王阳明,喜欢王阳明的心学,喜欢他的“格物致知”,喜欢他的一切。前不久重新读了一遍《王阳明2》也许是年龄问题,也是现在所处的环境引起的心态问题,读完之后感悟颇多,但又不知道如何表达,阐述。用我自己的话说“世界万物是内心的折射”或者“世界皆乐,苦由心生”,这是我第一次关注“内心折射”与“世界反馈”的问题,原谅我用着2个词吧,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表述。
从《王阳明2》《道德经》到现在正在读的《萨特》,都是直指内心。
“觉到悟到才能做到”这是电视剧《天道》里面的一句话。外在行动是内心的形式体现。
比如,“我爱你”,男人爱女人,男人会用行动去表达他对女人的爱,如果女人也爱男人,女人会视之男人的行为是爱的表达方式;如果女人不爱男人,则视之为“舔狗”,各种爱的表达方式会被女人、她的朋友们及吃瓜群众视之为“贱”。男人的朋友们则会劝男人“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
如果男人女人双方爱恋,双方内心是幸福美满的!如果是单方面的爱恋,那么爱恋的人内心必定是痛楚的,如果爱上的人是所谓的“渣男渣女”,也有可能会对爱恋的人内心以及他以后的爱情观、婚姻观产生不好的影响,或者形成扭曲的爱情观、及价值观,或者人们常说的“毁三观”。如果“心不生苦”,也许就没有那么多的“不幸”;所谓不幸,往往都是从自己心里“生的”,自己给自己生的“烦恼”。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这是我一个居士朋友佛学告诉我的一句话,刚刚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不以为然,现在回头看看,的确如此!世间百态,尔虞讹诈、爱与不爱、手足相残以及权、钱、色的诱惑。。。那一个外在的形式不是对我们内心产生影响,对我们内心进行折磨。当内心承受不住的外在的摧残,轻则自我放弃,重则放弃生命。
内心的世界,谁也无法触及,内心的折磨与痛苦谁也无法体会,每人都有每人的痛楚,世界不变,唯有心变!
“世间皆乐,苦由心生!”
“世间皆苦,唯有自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