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梁艳分享299天。网络中级五期。2018.03.15
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女儿需要底线教育,儿子需要阳光教育!这是对孩子的最好保护》,在看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一直不断地感叹:人家的父母怎么那么有智慧!处理事情怎么那么有方法!既让孩子心服口服地认识到不良事件可能带给自己的可能严重后果,而这种不可预知的后果,又会对其人生造成什么样恶劣影响?通过不好的事情,让孩子学会成长,学会分辨是非,学会保护自己。尤其是家有青春期的孩子,身心都还处在发展状态中,自我意识比较强,对人对事都有自己独有的想法、看法,如果处理方式方法不当,很容易激起他们的反叛,虽然表面上屈从了父母的权威,其实内心还会想着如何与父母对着干,来证明他们长大了,可以独立决定自己的事情,选择自己的生活。往往这样,都会事与愿违,家长看不到自己为孩子辛苦付出想要的回报,孩子也会离最初的想法越行越远。如该文章的第一个小故事,青春期的女儿凌晨才归,父亲没有责骂训斥,而是陪孩子喝酒,让她喝醉。第二天告诉孩子的一共喝了多少,嘱咐孩子记住这是她的酒量极限,因为世界上有很多坏人,家长没办法永远在身边保护她,所以知道极限,学会自己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为这个智慧的父亲点赞!其实我在想,如果换做是我的女儿,我会怎么做?即使不骂不怒,也会干巴巴地讲一大推道理给孩子,也许孩子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也许当时会记住那么一星半点儿,随后即抛之脑后,若再遇到类似情况,也许会再涉“险境”,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因为他们没有被伤害,不会真心相信大人的话,总认为的危言耸听)。接下来还有一则是关于男孩的故事,大体意思是,一个14岁的男孩,在书亭看到一本喜欢的书,但身上的钱不够付书费,于是偷了书。被书亭老板送到派出所。当男孩父亲走进派出所时,他是怎么处理的呢?亲们,你们想想?如果换做是你,会怎么对待这件事呢?很欣赏男孩父亲对着满脸羞愧的儿子说:“人这一辈子或多或少都会犯错误。听着,忘记它!不要让它在你心里留下阴影,好好学习和生活,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文章通过几个简短的事例,却讲明了做人处事的大道理。就如龙应台对儿子安德烈说的关于读书用功不是为成绩,而是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这样不仅有成就感,而且活的有尊严。同时带来快乐!学习焦点以来,一直在试着用焦点的相关理念处理亲子关系、家庭关系,学着遇事“憋”三秒,让真相飞一会儿,学着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耐心听孩子讲完想说的话,学着和孩子平等地交流沟通,关注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等正向的、积极的一面,但有时候还是过于教条,没有加以灵活运用,在实际问题上,还是跳不出固有的思维模式——说教,而不是像文章中的父母那样积极有效地引导。如果什么时候能修炼到像上述文章中的父母那样有智慧地处理日常事物,尤其是在教育孩子方面,那该多好呢。遇上这样的父母,孩子也好有福气。好好学习,慢慢修炼,希望我的孩子也有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