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
东京东南部的港区,紧邻东京湾,是东京最富有的区域,租个房子每月都要五六十万元。涩谷区紧挨着,每年的万圣节,是东京最热闹之地,日本人平常生活很紧张,这种节日放松时会非常放松,扮鬼扮马,热闹非凡。而在平时,日本人在紧张工作之余,也有送花、送小礼物的小习惯,一种生活情趣,一种仪式感,一些小确幸。
相比之下,我们的生活反而有些单调,甚至无趣了。尤其是中年男女、特别是中年男人,如果不喝点小酒,中年生活几乎毫无情趣可言。
日本人在很多方面,好像都喜欢来点仪式感,剑道、茶道独成一文,艺伎、歌舞伎表演更是浓重,连点个香都有香道,一个饭团非得捏出个色彩斑澜的寿司来,一块鱼肉非切出个美丽鲜艳的三文鱼刺身纹路出来,连一块小小的白豆腐拌点酱油,非得整出一道日本料理名菜一一日式酱油豆腐。这些,也正是日本人的精致之处,对生活的精致追求,也正是日本人的优雅之处,物哀之处,对一块小小的豆腐,竟然也能触景生情、寓情于景之中。
反观我们国人的生活,似乎就要粗很多,号称华夏的八大名菜,不是一般老百姓能经常接触到的,只能偶尔上一次半次馆子才有可能吃上,且,真上了满满的一桌川菜、粤菜、淮扬菜什么的,多数吃客也仅是胡吃海喝而已,谁又能在色香味方面细品慢嚼,又有几个人能知道麻婆豆腐经过多少道工序,鸡汤娃娃菜的汤是怎么熬出来的,广东白切鸡需要经过哪些烹制过程、切斩又有哪些刀法要求,狮子头的肉、里料、外汤有多少讲究?
这一点,我们似乎要学学精致的日本人,往后,但凡再见一盘贴有几号厨师烹制的菜,应有肃然起敬之心,悦观盘菜之色,细闻散发之香,慢嚼其中之味,甚至于求教于这道菜的食材、工序及其文化内涵,这样吃一个菜,才是立体的、有层次感的,是有味道的、有文化的,只有这样,美食将更“美”,生活将增加更多的内涵。
对于生活、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就应有一些精致之求,就应该多一些仪式感,这样生活才会多一些情趣,多一些内容,也多一些优雅。
有感急就,一笑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