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少帅》里张作霖对儿子张学良有一句训斥十分精彩。他说"江湖,不是打打杀杀,那江湖,是人情世故……",这句台词在老艺术家李雪健老师的演绎下,太令人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
普通人的生活里,没有刀枪,但也依然逃不出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今年过年回老家和弟弟闲聊,不免聊到工作,聊到同事。弟弟眉飞色舞地向我展现他这一年来在公司的优秀表现,刚主持了部门工作,自己怎么带头加班啦,怎么努力啦,怎么和团队打成一片啦,怎么提前完成指标啦……特别是说到,年底公司开总结会,他苦心准备了两周的述职演讲可谓精彩,从标题打磨,到内容琢磨,都几经修改,现场效果很好,老板很满意。
看他这么兴高采烈地向我展示这一年来的成绩和他精彩的述职演讲,我也随着兴附和着用家乡话夸了他几句。看得出他很高兴。
但有几句他可能当时听起来不太舒心的话,我没有说。等到时机合适,我再提醒他吧。否则,我担心他很可能不辞辛苦忙活到头,反而落不到多少好,吃了这"江湖"的亏。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这句话,想必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我们知道做人要内敛稳慎、低调柔实,做事要一丝不苟、认真努力。可是真正能把握好这低调和高调的火候,把这道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人,实在太少了。
做工作,以业务目标为导向,以公司愿景为取向,心无旁骛、努力工作,把承担的任务尽可能做好,这当然没错。但是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工作毕竟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社会化大分工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处于一张疏密有致的合作关系网中,任何工作都要求我们参与到一个组织中去,承担一定的分工,我们既有上下对接,也有左右衔接。我们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达成公司目标,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在完成工作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的体现,也能兼顾个人和他人利益的平衡。如果在高调做事的同时把人也做高调了,忽视了一些业务工作之外的人情世故,就极有可能吃力不讨好了。
前些时日曾追过"渣秀波"主演的热播剧《军师联盟》,剧中司马懿和杨修的遭遇对比,很耐人寻味。杨修生性聪颖,学问渊博,任职曹操的丞相府主薄,对内对外,大小事宜都能妥善处理,各种压制司马懿,其才华连曹操都自叹不如。就是这样一个杨修,竟只因一句"鸡肋",落得身首异处。个中缘由,莫衷一是,但杨修自恃才华过人,每每争锋,不思分寸,处处夺人风头,肯定是原因之一。 相比之下,司马懿明明能看透形势、心中不惑不迷,却不言不语,故作愚钝、能忍善藏,一次次化险为夷,最后才得以善终并走到了权力中心。
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精于取舍,这是大学问,我们普通人难以企及。但,区分时宜,把握分寸,换位思考的功夫,是每个职场人入江湖的必修课程。你学,也得学,不学,也得学。
再说说我弟弟的情况。他做的确实不错,平时工作业绩挺好,团队带得也挺好,述职还得到总经理现场表扬。为什么我还要提醒他呢?
关键,就在这年终述职会。一年辛勤工作下来,年终总结大家都想通过报告更多展现自己的成绩,多说说亮点,好博得领导青睐。如果每个人都有此想法,那么最后博得夸奖的人,势必就会被其他人认为是抢了自己风头的人,成为众矢之的。事实上,我们在工作中做了哪些努力,取得哪些成绩,领导不会不知道,同事会看在眼里,下属会记在心里,这些一定会以各种你想象不到方式"上达天听"。所以,述职会上表现再好,除了出出风头,招人妒忌,别无他用。实在没有必要在这种聚光灯下粉墨自己。
这绝不是我个人故作世故。我的一位前辈曾给厅级领导做秘书,在一次全省的现场观摩会上,领导被要求现场发言交流,前辈文字水平一流,他精心准备了三天的讲话稿,把领导平时重视的工作亮点都体现出来了,还别出心裁地提炼了精巧工整的一级二级三级标题。本以为领导会满意,没想到领导拿到稿子在夸了一句"搞的不错,很用心"后,就大笔一挥,把所有标题和亮眼的形容词句都删除了。后来在汇报会现场,领导对他说,"同行面前莫作秀。嫉妒心理,不服气的心态每人都有,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心理,反正我有,我相信台上其他领导干部也大多有。所以,该说要说,不该说一定不能多说。多数时候,多说无益。"
努力工作,尽职尽责,专研业务,这是我们参与社会分工的基本要求。可如果我们想要在一个组织中获得更多人的认可,走的更远,就一定要处理好自己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多换位思考,照顾好最关键,兼顾好大多数,尽量不招烦、不引恨。
低调内敛,才能行稳致远。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