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有个很有趣的现象,朝代更替以成对的形式出现。比如“西周”后有“东周”,“西汉”后有“东汉”,“西晋”后有“东晋”,“北宋”后有 “南宋”。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最初是以“西”和“东”来划分,后来则是“北”和“南”。如“唐”后有“南唐”,明后有“南明”,虽然存在的时间都很短, 但却反映出地域变迁的特征。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建都于宗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部),由于周朝后来将都城东迁,周平王将京都从宗周迁至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
可见,“西周”和“东周”名称和都城的迁移有关。
【西汉、东汉】
楚汉之争后,刘邦夺取天下,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后来王莽夺取政权后,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经济的措施,但效果却适得其反,引发了绿林和赤眉大起义。其中西汉皇族的远亲刘秀通过数年努力,剿灭了其他势力,统一了全国,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西汉”和“东汉”存在前后相继的关系,也称“前汉”和“后汉”,刘秀也不认为自己建立了一个新的朝代,而是光复了汉朝。他自认为是汉宣帝的继承人,继位后,追尊汉宣帝为中宗,由于当时长安在战乱中破坏严重,所以定都洛阳。
从地理位置上,洛阳位于长安以东,所以人们称刘秀建立的朝代为“东汉”。
【西晋、东晋]
公元316年,西晋的末代皇帝司马邺被俘,宣告了西晋的灭亡,但一些晋朝的旧臣并不甘心亡国的命运,仍在全国各地积极活动,准备恢复晋朝的统治。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南渡过江的中原氏族与江南氏族的拥护下,在建康称帝,国号仍为晋,司马睿是为晋元帝。
因其继西晋之后偏安于江南,故史家称之为“东晋”。
【北宋、南宋】
五代十国后期,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当了皇帝,定都东京汴梁,史称“北宋”。从公元960年登位,至1127年止,首尾历时168年,共传九帝。北宋末年,金兵攻破汴梁城,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应天府即位,后迁都于临安,史称“南宋”。
“北宋”和“南宋”的划分还是从都城的位置和疆域考虑的,汴梁位于淮河以北,临安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北宋拥有北方的大部分土地,而南宋则偏安于南方一隅。为什么汉朝分为“西汉”、“东汉”,而宋朝去叫“北宋”,“南宋”?
此外,从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角度考虑,中国领土从汉唐宋元明时期,有个逐步扩大的过程,同时经济中心从西方向东方转移,由北方向南方转移。统治者为了加强对这 些地区的控制,逐步将都城东迁。当北方游牧民族强大时,就可能南移。这反应到王朝更迭上,便是先“西汉”后“东汉”,先“北宋”后“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