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我所说的小国并不带贬义,仅仅是从人口数量而言……演员,歌手,科学家,学者。这些都是一种职业的划分。明星,娱乐圈,这些不同于字面的意思,他包括了文化输出,媒体宣传途径以及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娱乐本质……在人口较少的国家而言,将演员,歌手与明星,娱乐圈划为一谈也不置可否,然而在人口大国,这是一种灾难。
古代的娱乐圈由优怜,戏子构成。虽然他们也很富有,但所得方式依旧是手工劳动者一劳一得的方式,现在的娱乐圈不然,因为科技的发展,全民财富累积,从事娱乐圈的收益形式从一劳一得变为一劳多得。这个多字的大小与娱乐圈的总收益往往取决于这个娱乐金字塔的总人口系数。而并非普通市场上对产品数量与质量对收益的影响。
王宝强事件的影响很大,从一件单纯的家庭出轨事件揭露到为什么一个农工通过四五年的时间能捞这么多钱,再到娱乐界与科技界的撕扯,以至于对整个娱乐圈的打压。可以说国家在这方面花了很大功夫,但我可以说这是一个愚蠢的治标不治本的方式。只要中国有足够的人口基数,只要人们有精神需求,娱乐圈便一定会更加繁荣,这是广大人民捧出来的结果,也是大势所趋。
中国错的地方在于我们被日韩带偏了,变成了“娱乐全民化”,唱歌,跳舞,打游戏,仅仅少数几项活动代表了所有娱乐圈,于是所有娱乐圈产生的能量投给了演员,歌手,仅仅少数人娱乐了全民,消耗了全部娱乐圈,这不是一个很可笑的现象吗?
当广告代言,宣传推广时,一帮只有小学文凭,初中文化的演员的可信度超过了拥有硕士,博士出身的官员……我们为什么不能将百万,千万的广告费从花在演员身上到花在官员身上呢?官商勾结当然是一个问题,但放在阳光下来谈,哪个敢腐败,用钱买名不买权,官员们有了钱,还会去为了几万,几十万的小钱而损坏自己的名声吗?我们为什么就无视明星的暴富而反对我们的官员们正当获利……只要有良好的广告法,限制宦官员广告数量我相信官员们会像珍惜政绩一样维护所代言的产品质量,名声对于官员就会是财富,我们与其将希望寄托在一群戏子的公德心上,为什么不相信我们的公仆知法守法……
我们有演员明星为什么就不能有企业家明星,官员明星,科学家明星,我们与其全民被娱乐为何不如全民娱乐化,如果将袁隆平捧上明星的神座,当他挣了千万,上亿,他会将钱在国外买房还是改善自己的工作环境与设备?会去包养一个女明星还是资助手下一个实习的努力学子?如果是企业CE0挣了钱,他会将钱投入企业还是买包包?不得不承认,娱乐圈可以塑造了许多平民偶像,但不能一直在塑造一些只会唱歌,跳舞的偶像……但如果每一个职业都会有明星,沒有同性化的竞争,但明星会更多,会更公平吧……
当然,这些明星不会唱歌,不会跳舞,没有颜值,但他们却有实力,有内涵啊,娱乐圈不就是通过造星起家,渲染塑造娱乐方向的吗?总会有造星的手段吧,比如电影,比如绯闻……既然是全民娱乐化,那就不必通过什么官方样板式的方式去介绍,也不能像现在所谓的明星被过度消费。
娱乐全民化与全民娱乐化究竟有什么不同。打个比方就是让明星当人大代表和让人大代表当明星的差别吧。我希望全民娱乐化,让所有精英都能通过娱乐圈为自己行业挣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