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开园,新入园的幼儿家长,大多忧心忡忡,一是担心孩子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环境,二是离开了家长的控制范围,如果孩子受到了其他孩子的欺负,该怎么办?要不要欺负回去?
1.
这个话题长期以来都有广泛的争议,基本上家长的态度分两大阵营。
一大阵营会认为,当然要欺负回去,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暴制暴,以绝后患。要让别人知道我不好欺负,以否则以后怎么立足。况且,孩子受了欺负,如果不以暴制暴,也难消委屈。
嘿,你还真别说,教育大家孔老夫子当年也是这么说的。他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别人给你一拳,你就要一板砖飞过去!
另一大阵营认为,还是教育孩子采用其他的方法好。如果从小教育孩子以暴制暴,容易造就孩子斤斤计较的心态,吃不得亏,容不了人。另外孩子容易呈现暴力倾向,再之,如果失手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又怎么办?
但是,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呢?家长们又郁闷了。
告诉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有那么多精力主持公道。况且老师一番说教惩罚,能杜绝以后再不发生么?
不想惹躲开就是?幼儿园那么小,如果恰好是一个班的小朋友,躲得了一时,躲不了永久。
讲道理?人家小朋友听么?如果是讲道理的小朋友,也不会不由分说来欺负别人啊。
另外还有一些家长更郁闷,让孩子以暴制暴,可是自己的孩子怎么也教不会。无论在家里是霸道还是听话,出门对别人都是温文尔雅,舍不得下手。有人说是孩子太善良,有人说那是“怂”。
2.
一个硬币有两面,任何单一角度的态度,如果把握不好,都容易有副作用。就如以上两个阵营各自的顾虑。所以想要好好解决问题,永远都没有简单粗暴的方法。
综合考虑了很多看法和争执之后,总结出以下一些应对的方式:
大前提 —— 要让孩子铭记,我们不接受欺负,但也绝不欺负别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这个前提尤为重要,有些强势的孩子,会忍不住用欺负别人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每个家长都能这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幼儿园、校园里欺负他人的事件就会少很多。
虽然我们今天讨论的是“被欺负了怎么办”,但不乏有一些家长并不清楚自己孩子都对别人做了什么。而有些孩子只挑对自己有利的来说,不利的都隐瞒。或许你一直以为的“别人欺负了自己孩子”,其实真相是“自己孩子欺负了别人,然后被欺负回来”。
要确保孩子可以和你敞开心扉,而且你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这样你的认知才能更贴近当时的情况。
对策一 —— 冷暴力:不理他,不和他玩,抢回来 。
有些孩子是调皮心作祟,欺负别人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如果你没有反应,他也就失去了兴趣。这种时候,不理是最好的回击。
你和别的孩子一起玩,避开欺负人的孩子。这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立,会让他自己觉得没趣。但如果他能示好或是道歉,让孩子宽容一些,尽释前嫌。
别的孩子抢东西,你不要松手,要抢回来,要有先来后到的概念。除非你的孩子觉得可以分享,那也需要告诉对方,你要玩可以,不要抢。
不提倡一开始就用暴力,是为了避免孩子的暴力倾向。先使用冷暴力,只是为了让孩子不要养成斤斤计较的心态,有些不严重的状况可以适当宽容,用冷暴力表明立场即可。
仅适用于小打小闹未受伤的情形,如果受伤了直接下一条。
对策二 —— 告知老师来处理
这个是比较保守稳妥的做法。
不过大多数家长担心老师的处理方式如果过于温和,也没法起到教育的目的。而且“告老师”容易被贴上“胆小”的标签,以直报怨最解气。这个,见仁见智吧。
不过大多数的幼师针对互打的孩子,会给予“各打五十大板”的惩罚,比如一起面壁啊之类的。
老师的存在如同法律的意义。他打人不对,你打回去也不对(除了正当防卫),如果你们都打了对方,虽然别人负主要责任,但你也不能免责,连“宪法”都是这么规定的。你教育孩子打回去,孩子被一并处罚的时候,会不会疑惑是你说得对?还是老师做得对?
这里有个题外话:不是原则性的问题,不要在孩子面前轻易贬低老师的做法和形象,因为造成的负面影响远大于正面影响。这里不展开聊了。
对策三 —— 欺负回去!但要注意分寸!
人总是有底线的,如果以上方式都不能奏效,对方依然一而再,再而三地来欺负,就无需再忍,直接欺负回去!好说不行就只有歹说,来欺负一次打回去一次,直到他不敢再来挑衅!
的确有些霸道小朋友,真心顽劣,屡教不改,幼师又不能过于体罚,所以当老师都不起作用的时候,只有让孩子自己动手保护自己了。老师有眼睛,相信也不会过分为难你的孩子。
但是切记要告诉孩子分寸,比如说不能打对方的头和脸部,男孩子不能打裆部,不要借助其他“武器”,比如棍子之类的等等。
虽然文明社会讲究文明解决争端,但是古人也告诉我们先礼后兵,已算仁至义尽。而对于不讲道理的小孩子而言,什么方法都不行,又躲不开,就只有不惧冲突,正面面对了。
对策四 —— 学会分享,乐于助人,多交好朋友
有时候孩子理解的“被欺负”,也有可能是自己不乐意分享造成。让孩子习惯分享,习惯帮助别人,习惯有同理心,不仅避免了“被欺负”的感受,也更让大家喜欢,更容易交到朋友。
而一个有很多好朋友的孩子,也不容易受到欺负。
3.
上面这些,是可以提前教自己的孩子的,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情。但如果事情已经发生,我们也必须来复盘一下,以便彻底找到问题的症结,来终结问题。
事后复盘:和孩子一起找原因
回到家,让孩子细细说一遍事情的经过,用成人的角度来判断一下,事情的原因何在。
如果对方遇到谁都欺负,那么问题就在对方身上。你需要去学校找老师谈谈,让老师来设法改善这个状况。
如果对方只欺负你的孩子,那么问题可能出现在你的孩子身上。你需要判断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以及对方可能的心理是什么。如有必要,你甚至需要和那个孩子交流一下,以便于了解问题的根源。
做家长是繁琐的,但是又必须是细心的。因为在孩子的世界,这些就是大事。把它也当成你的大事,孩子也会和你更贴心。
对于挑衅者,下不去手,怎么办?
有不少家长,对于自己孩子被欺负时,不吭不哈的做法,既心疼,又怒其不争。
一般而言,如果对于挑衅者下不去手的,就容易受到对方再三的骚扰。
那怎么办呢?先找原因。
孩子能够不吭不哈的,不是不知道反抗。相信家长也教过,要保护自己的权益。但是他们就是下不去手。
“他是我的同学,我不能打他。”
“老师不让打人。”
“......(只掉眼泪不说话)......”
面对“同学说”,要让孩子明白,同学里也有不听话不讲道理的同学,如果你也不理他了,也让老师找过他了,他还是欺负你,你就要自己保护自己。
面对“不让打人”说,要让孩子明白,如果老师都没法让那个孩子停止欺负你,你就只有自己行动,让他知道你不是好惹的。
但这个心理关,不是几句话就能让孩子跨过的。有些孩子生性纯良,总归下不去手,是无法改变的。那么也就只有烦劳家长自己去学校走一趟来解决问题了。需要找到老师,甚至找对方孩子的家长一起来,冷静探讨客观解决问题的方法。
另外,有些孩子是因为胆怯而不敢动手,也就是缺乏自信和勇气,内心力量比较薄弱。
这种状况,有可能是家长平时管教严厉,对孩子否定大于肯定,训斥多于赞赏,而造成孩子内心自卑,不相信自己。也有可能是家庭氛围和家长情绪不稳定,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建议适当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并带着孩子参加一些竞技类活动,男孩子尤其可以学习跆拳道、参与足球之类的活动,增强自信心和勇气。
4.
最后,一切的一切,都建立在孩子的感受上。
被欺负是事实,但是孩子是否在这个事实上,真的感受到了委屈和伤害呢?
我曾经见过一个活生生打脸的例子。
我在商场陪孩子玩,旁边有个眉清目秀的小男生也在玩积木,另一个小哥哥和他一起玩,给他递过来很多积木,最后小男生堆起了一个很漂亮的房子。这时旁边来了一个小小的女生,看到这个漂亮的房子,走过来伸手就往自己那边拉。那位小哥哥不答应了,开始跟小女生喊叫:“这个不是你的,是这位弟弟的!”可是小女生根本不理。而小男生这时候已经开始玩旁边的积木了,淡淡抬起头,平静地说了句:“(让她玩吧,)我同意了的。”
我心里一边觉得好抱歉,那位小哥哥那么卖力地维护小男生的利益,让小男生一句话弄得好像是多管闲事一样;一边在思考,这个孩子能够这样淡然处之,是因为在他心里,是他默许了小女生去玩,而非受到了侵犯(被抢玩具)。他根本没觉得这是被欺负。没觉得,也就无所谓欺负。
所以有时候,我们觉得孩子受到了欺负,而自己孩子无动于衷。是因为孩子真的胆小?还是因为真的宽容大度,觉得那就不是个事儿?不同的状况,要区分来对待。
一位理科辣妈,理性思考,偷懒育儿,偶尔发发小矫情,每周送上有趣话题,喜欢就关注我吧!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