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连岳遭遇“网络暴力”说开去
昨晚下班照例去体育场跑步锻炼。前一段因为疫情防控,所有广场舞都取消了。现在又死灰复燃,体育场不大的操场上,不一会儿就聚集了好几拨中老年妇女扭着水桶腰、大跳尬舞,土味伴奏开得震天响,我感觉很恶心。但正念觉察一下内心,迅即发现这种所谓的反感、恶心,只是一种情绪伪装,我内心其实挺羡慕人家女士们扭腰摆屁股在大庭广众之下跳舞嗨皮,至少我感觉自己一个大老爷们实在做不到,所以才会下意识把这种羡慕嫉妒恨的情绪心理投射到对方身上,反而觉得对方恶心、丑态百出。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无意识投射心理。
最近著名自媒体人、作家连岳因为IP地址显示为“日本”,便遭到网上一群人的疯狂围攻,很多人讽刺其为“离岸爱国主义”、不知廉耻的“歌颂家”,给他改名为“连岳不群”,并下结论称其注定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而连岳先生面对这一切责难与辱骂,表示都不过是“茶壶里的风波”,他发文解释了自己前往日本的缘由,并真诚剖析了自己从年轻到现在,成长为一名坚定爱国主义者,一路走来的思想转变及心路历程。面对这种情况,你以为那些“连岳不群”华山派黑粉会轻易放过他、会听他夫子自道吗?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连所有标点符号都透着虚伪、都是伪善罪错,都是以爱国为名大肆收割韭菜的极其下作无底线的恶行,人人应得而诛之、观而唾之才后快。
作为一位普通吃瓜群众,更作为连岳先生的一名普通读者,多年来我感觉连岳的文字温暖妥帖,说理明晰透彻,做人为文知行合一接地气、劝勉世人向上向善有爱心,使我受益匪浅。他通过大量通俗易懂、传播面广泛的文章来鼓励、鼓舞大家爱国家、爱政府、爱人民,同时更加立足当下、立足自身去爱家人、爱生活、爱工作、爱自己;总之鼓励读者勇敢承担好自己的人生责任、努力创造价值、向上向善,这有什么不好吗,又有什么罪错呢?
就算退一万步,真如网上某些人所言,连岳是连岳不群都不如的伪善无耻之徒,他把爱国当成了做生意,为了收割韭菜、挣钱享乐而身段柔软、信口雌黄、大唱颂歌。我觉得就算真是这样,也没啥大不了,不是原则性问题。人不是神,不是圣人,有点挣钱的私心又有什么呢?只要是鼓励大家向往真善美,爱国爱家爱生活,就挺好的。你去妄议他人“伪善”,肆意挥舞道德大棒去打人,又该怎么说呢?而那些平时赞赏连岳的读者,他们都是作为成年人的自愿行为,更谈不上什么被欺骗被洗脑了。
我觉得那些污蔑诋毁、肆意谩骂连岳的人们,可能有一部分人是瞎凑热闹,不管逮着谁都骂,骂人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调剂自己乏味无聊生活的味精;还有一部分人可能是出于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投射心理,平时自觉自己内心卑劣下作、猥琐无聊,可又缺乏勇气直面真实自我、努力提升心性;这下逮到连岳“离岸爱国主义”的如山铁证,立马精神抖擞,讥讽其为“连岳不群”,还觉得自己一身正气、维护正义、替天行道。
殊不知这类人真实的内在心理可能是,“哎呀妈呀,别看连岳平时道貌岸然、文质彬彬、出手成章挣老鼻子钱了,没想到他也一肚子男盗女娼、虚伪拜金,我下作,哼,有人比我还下作呢。”为此而大舒一口气,接下来更加轻松自如、毫无心理负担地混日子去了。
民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王凤仪先生曾经说过,“这世上求好的人多,但得好的人少,是因为啥呢?就是因为眼里看见的都是别人的不好。”他又说,““心里长存别人的好处是存阳,常存别人的坏处是存阴,不可不分别清楚。愚人好自用,自以为是。不找人好处,所以多怨,多怨就多苦。贤人能就下,只怕自己有不是,好取人长处,所以多益,多益就多才。”“找人好处是响亮金,看己不是生智慧水,一生有缘,永无烦恼。就算是坏人,正面找不着好处,就在反面找,总能找到好处。”你待人处事、凡事都习惯看见他人不是,不是因为你聪明智慧、公平公正,是老天爷在世间的“道德执剑人”,而只能说明你这个人天生喜欢“收赃、存阴”,眼里都是脏污,心里也蓄满脏污,怎么可能活得好,过上好日子呢?
而如果你凡事多往好处想,遇人皆思其正心善意,天长日久,你的心性自然而然就像照射阳光一样,变得温暖平和、与人为善为乐、豁达有智慧。当然这些话语不是怂恿我们去做毫无原则、爱和稀泥的“烂好人”;而是说,面对世间纷繁乱象、各种人事纠葛、爱恨乘除之类,多关注阳面、少关注阴面;多看人好处、少盯人毛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多行好事,少干乃至不干缺德事,自然就会锤炼出好心性、活出好人生。
另外,很多时候我们眼里净是他人的不是,而却看不见自己的不足,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容易犯“基本归因偏误”的心理错误;也就是说,我们看待别人时,会把别人的错误归咎于其人格、性情禀赋等;而看待自己时,则会把自己的行为解释为受当下环境及情境影响所致。
比如连岳的IP地址显示为“日本”,那么他肯定是“离岸爱国主义”,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果然是道貌岸然的“连岳不群”(把对方的行为,归因于其人格等内在品质)。而如果我们自己的IP地址显示为国外,甚至我们移民国外,那么我们心里肯定会觉得自己只不过因为个人私事,或者因为种种原因实在没办法,跟自己的品行完全无关(把自身行为归因于外部环境及情境因素)。
再比如你上班迟到,肯定会自我辩解称是遭遇堵车、或者早上家里有急事之类;而如果你讨厌的某个办公室同事迟到,你可能就会下意识下结论认为,对方天生就是偷懒懈怠、不知廉耻、爱占单位便宜的烂人。
而我们不管是出于无意识投射心理,把自己内心的卑污下作投射向他人身上;还是出于“基本归因偏误”,忽视他人行为发生的情境及背景因素,一味把其行为归因于其人格品性——我们越是把人往坏处想、往坏处看,按照心理学的“期望理论”,别人则有可能受你的负面心理暗示影响,从而真的表现出符合你心理预期的坏行为。
我记得好几年前,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厌烦办公室一位女同事,怎么看对方都觉得不顺眼。我觉得她整天瞎混日子、不好好工作,一天到晚QQ聊天键盘敲得震天响,还时常在办公室大声讲私人电话,影响其他同事工作,实在是个寡廉鲜耻之徒。就算对方有一次因为下楼梯不小心摔断了腿,我也认为她肯定是故意的,她就是为了逃避工作而故意摔伤,从而可以堂而皇之、名正言顺在家躺平混日子了。
我的这种小心思,就是典型的阴暗投射心理加“基本归因偏误”。其实很有可能是我自己虽然自诩敬业上进,实则内心偷懒懈怠、工作不认真,反而看不得别人偷懒懈怠,仿佛在对方身上看到了我自己的影子一样不堪忍受。另外我竟然把同事因为下楼摔伤,下意识归因于她天生就是个贱人、懒胚,而却看不到她可能仅仅是因为下楼梯不小心意外摔伤而已。如果是我自己摔伤,别人也归咎于我是为了逃避工作而故意为之,我又该气炸到什么程度呢?
所以说,我们平时看人不能老往坏处看,要像善待自己一样善意待人,也要像客气待人一样客气待己;你看待自己觉得自己光明磊落、公平正义、向上向善,你更可能以同样的善意温暖眼光看待他人;同时,你客客气气尊重他人,以同理心,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难处和不易,你更有可能深刻地理解你自己,不再自我谴责、自我怨恨,而是懂得自我关怀、自我勉励。正如《当下的力量》作者,德国哲学家艾克哈特·托利所言,“如果你爱自己,那你也会像爱自己一样去爱他人,如果你爱自己胜过了爱他人,那么你也没有真正爱自己。但如果你爱其他人就跟爱自己一样,那你就会公平公正地对待所有人。”亦如伟大的佛陀所言,“认为众生如一的人能通过所有的事物看到自己,也能从自己身上感受众生,公平看待一切人和事。”
当然,再怎么说,这世上也会有坏人,即使遇到真的坏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也是砥砺我们品性、磨砺我们人格的宝贵资粮。正如连岳曾经反复推荐的老子的一句名言,“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重其师,不贵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活在人世间的我们这些大多数俗人,肯定会天生认为自己一辈子都是善人、是好人,怎么可能是不善人、是恶人?以自以为非、谦虚谨慎、多看人好处的心态(即使遇到不善人,也要把他当成磨砺心性的资粮)为人处世、与人为善为乐,我们才可能真的是善人,才可能真的一辈子都走在向上向善的光明正道上;远离自以为是挥舞道德大棒、肆意臧否非议他人的歧路与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