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参加振委会推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世界就是我们心中的样子,世事无常随心而动,变化莫测,所谓的人心造就精彩世界。
01
张玉峰最近陷入一片烦恼之中,心焦上火,口舌生疮,这与一个多月前去世的李叔和母亲有关,情况说来有点话长,哎,都是钱惹的祸。
李叔名字李大山,算是自己的继父,一直住在家里算是倒插门,也有十来年了。李大山前段时间生了病,母亲何杰和他从乡下来到城里,张玉峰张罗着找医生、检查、住院,钱花了不少也没治好病。当时玉峰的媳妇正怀着二胎,过一两个月就要生了,他还要上班,那段时间把张玉峰忙得屁股不沾椅子,累得不轻,李叔和母亲都看在眼里。
一通检查下来,李大山的病情却有点厉害,是癌症晚期了,做手术也没很大意义,甚至会丢了性命,知道结果的李大山坚决不再住院,要回家喝点中药保守治疗,说好好享受几天生活,否则花了钱也治不好病,最后弄得人财两空。
张玉峰只能依了他,开车送母亲和李叔回了老家,开了些排毒的中药,在老家熬药、吃住方便,还买了不少营养品。
回到家的何杰用心照料起李大山,想着他生命不久矣,反而怜惜起来。他们在一起断断续续十多年了,俗称半路夫妻不太平,有时不免吵嘴打架,闹得很凶,分分合合,但是总有相依为伴过日子的时候,也算留下些许感情。李大山也拖着病体帮何杰收拾着小院儿,一生之中,这里是否也留下他许多美好回忆?
人之常情,失去时总会多些留恋的东西,人之将至,其行也善也。
然而,好日子其实并不好过,李大山每天被病情折磨着只有他自己知道,吃药也只是延缓身体的痛苦,一天何杰去地里收些菜,回家后发现李大山躺在床上已经去了,他喝农药自行了断了,留下一张字条:我走了,解脱了。
何杰有点懵了。也许他是太痛苦了,也许是他怕自己拖累何杰,或者怕被何杰抛弃在家里,因为过段时间玉峰媳妇就要生孩子了,自己的状况会影响何杰到时候去照顾儿媳月子。
何杰哭着把情况告诉了儿子张玉峰。
"玉峰,你李叔前一天还向我哭诉活着真好,我还劝他好好吃药,没想到他自己寻了短。"
"他也算是解脱了病情的折磨吧。"
张玉峰让母亲不要慌张,通知李叔的姐姐和妹妹到现场。李大山无父母无儿无女,跟何杰在一起时是个光棍汉,但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
随后张玉峰请假回了老家,李大山的姐姐妹妹已经来了,她们看到李大山留下的遗书,他不再受病痛折腾也没说什么。在张玉峰的舅舅何阳以及乡亲邻里们帮助下,张玉峰以儿子身份安葬了李大山,也算了了一桩心事。
转回头,张玉峰上班之余便安心照顾起儿子和待产的妻子。何杰没有了李大山拉后腿,每天忙着收拾家里的各种活计,同时做着儿媳妇生产后去照顾月子的准备。
正当张玉峰和何杰等人感念李大山走的是时候时,何杰的哥哥何阳却听人说,李大山在银行有十多万元存款,可是存折在李大山姐姐李红手里,她应该也不知道密码,想取钱没取成,需要开不少证明,有点麻烦。
十万元钱不算太多,但是在农村却是不小的一笔财富,普通家庭要攒好几年呢。
听到风声的何杰给张玉峰打电话,找人查一下李大山银行有存款吗。张玉峰正好有农业银行的同学,一查果然有十万存款还在帐上。
本来已经风平浪静,何杰要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了,这一消息仿佛投入了一粒石子,引得何杰不淡定了。她觉得如果有存款也应该是她的,怎么会落到了李红姐妹的手里?
她突然想起李大山走的那天,她回到家喊李大山没人应,进房看到李大山躺床上没气了。慌忙中给儿子打了电话,然后又打电话叫来李红、李英姐妹。她们来看了看情况,打发自己去买香纸、用品等,也许存折就是那个时候被她们拿走的吧,自己怎么没想着看看呢。
她打电话和儿子说了自己的猜测,说这钱该是自己的,自己想要回属于自己的钱。
02
张玉峰的父亲于十五年前得病去世,那时张玉峰才刚结婚,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个人住在老家种种地打打零工,一年后来给自己看孩子,儿子三岁多上幼儿园后,因为有岳母在,母亲没事儿便又回了老家。
那时何杰才五十多岁,正值中年,身体健康,丈夫也走了好几年了,于是经人介绍认识了临村叫李大山的单身汉,李大山无父无母,只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都已经结婚生子,他年轻时有点懒,家里又穷,没找到媳妇儿,出去干活几年又回来,拖拉着就到了五十多岁,过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生活。认识何杰后,愿意与何杰好好生活,何杰也没有要求太多形式,只是不愿离家,于是李大山便倒插门来到何杰家住,正赶上张玉峰买房子,他拿了五万块钱的赞助算是礼钱。
有时何杰觉得太便宜李大山了,有几次因为李大山好吃懒做,何杰与他吵得凶,还分开过一段时间,后来又走在一起。农村的家庭中,打打闹闹好像被看作是正常的,过日子吗,哪有勺子不碰锅沿的。因为何杰娘家有哥哥何阳撑腰,膝下有儿子张玉峰,李大山也不敢太造次。
何杰与李大山算是搭伙过日子,许多事情何杰说了算。李大山与何杰平时种种自家的自留地,闲时也常去打打零工,农村的零活也不少,特别是丰收季,各种大棚都需要人手抢收,收入足够支撑他们并不奢华的生活,还有富余,有时给儿子张玉峰供应些家里收的粮食蔬菜,过年还给孙子包个大红包。
张玉峰三口有时过年回老家看他们,暑假也会抽几天带着孩子回去玩,自然会买些家里没有的物品,何杰有时会给几个要好的姐妹分享,村里乡亲们也都长着眼睛,夸张玉峰孝顺,何杰和李大山也让人羡慕着。
日子就在平平淡淡中流走,转眼十来年,张玉峰的儿子上了学,妻子又怀上了二胎。
直到李大山常常觉得肚子疼痛,随便拿点药吃了,开始还管用,后来吃了也白吃,何杰征得李大山同意给儿子张玉峰打电话去城里医院检查,这才有了后来的事情。
李大山人走了,何杰自觉没有对不起李大山,他却留下这么个难题来考验自己。当初与李大山虽然住到了一起,只能算是名义上的夫妻关系,何杰害怕以后事多也嫌麻烦,就没有领结婚证,村里知道的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事情农村不少见,大家都默认。
何杰想不起李大山怎么存的钱,平时家里收入大部分都在自己手里,偶尔李大山自己出去干,他以前出去打过工,平时也节俭,能攒下十万元钱怪不容易的,可是临走前怎么不告诉自己呢?是忘了,还是另有隐情?
"这个死鬼,走就走吧,走了也不利索,还藏着私房钱。"她暗暗骂着。
张玉峰接到母亲的电话,有点烦,自己天天忙着可没时间去要钱,劝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存折不在她手里,钱也取不了,再说李大山的姐姐妹妹,都生活不富裕,这钱不是好要的,闹起来不够烦心的,算了。
何杰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委屈极了,越想越觉得吃了大亏,越想越感觉这钱该是自己的,心想:"和李大山十多年夫妻,住自己家吃自己的喝自己的,还藏着掖着存钱,生病了居然也没拿出来花,真不地道。"
张玉峰站在母亲角度考虑了一下,可以理解,就说:"你去要肯定不行,我也没时间,还得上班,小玉也快生了,就让舅舅从村里找个人去他姐姐家里协商一下,至少分一部分吧,少要点,要个一两万,另外给她们姐妹吧。"
何杰觉得妥当,本来没有这些钱的,能得点也是赚的。事不迟疑就给哥哥何阳打了个电话,何阳当天便骑车来到何杰家,兄妹俩商量着怎么要钱。
03
何阳感觉银行这笔钱就应该是妹妹的,李大山与自己妹妹一起这么多年了,他走了留下的应该给妹妹,按说没有李大山姐姐妹妹的份儿,可是存折到了她们手里,这李大山本人又不在了,要钱就成了麻烦事,估计不扒层皮是要不回来的。
何杰的心里开始动摇,有哥哥撑腰觉得有了力量,把儿子的话放到了脑后。她和哥哥还制定了方案,感觉能给李红她们一些就是自己的大度了。
"要不我直接去找李红?"何杰说。
"肯定不行,你又不是不了解她们,你去了不得吵起来。"
何杰想到那不讲理的大姑姐就怵头,就是因为她,李大山年轻时找不到媳妇儿,现在年龄大了更是不可理喻,也许这钱不好要。
于是他们商量着让何杰和李大山的媒人,村里的张大姐去问问情况,何杰平时与张姐的关系还不错,自己先不露面,弄僵了不好说话。
何杰提了两瓶酒、十斤鸡蛋来到张姐家,找人办事儿吗。
听完何杰的大体叙述,张姐笑着说:"哟,这是怎么回事儿啊?这钱你不拿自己手里。没想到闷葫芦李大山还真有倒子,把存折放姐姐那里,就是不想给你呗。不过……"她看了看何杰给自己提来的东西。
"咱们是一个村的,你放心我肯定为你争取。但是你们是半路夫妻,那李红也不是善良的人,你要做好准备给她们一部分,看看你想给多少?"
何杰本来就已经与哥哥商量了两个方案,便给张姐露个底,第一个方案何杰拿六万,那姐妹一人给两万,真不同意的话,就让让步再商量,先去探探路,何杰觉得给李红姐妹每人两万,己经够可以了。但是毕竟没有结婚证何杰心里还是少点底气。
没想到张姐去李红家说了何杰的分配方法,对方听了没留商量的余地,李红说那钱是他们父母留下的,李大山给自己的,如果何杰愿意,就她们三家平分,如果不愿意就一点不给。
这态度够强硬的,何杰听了很生气,本来打着商量去的,对方却并不给面子,一下子僵住了,可是存折在李红手里,能怎么办?李大山不在了,存款能挂失吗?
说来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时间村里人开始议论纷纷,哪里也不缺少出主意看热闹的人,茶余饭后又多了谈资。关系好的就跑来给何杰出谋划策,何杰感觉自己不孤单。
"你得硬气点,本来李大山的都该是你的,给她们些就是便宜她们了。"
"她们这是抢劫啊,即使是父母留下的钱也应该是儿子的,况且存折是李大山的名字,嫁出去的女儿怎么还分?"
"你们虽是半路夫妻,但在一起超过多少年就算共同财产了吧,哪还有李红她们姐妹的份。"
"取钱应该需要李大山的死亡证明吧,这些手续还在你手里,你怕什么,真不行就去告,用法律争取自己的权利。"
……
真是群众中有能人哪,没有嫌事小的,研究的比何杰都透彻,不知道是想帮何杰还是想看更多热闹?但是做为当事人的何杰听了这些话,却觉得底气足了。
她义愤填膺地把话转述给儿子,好像天下的理都在自己这边。
"不管怎样,这钱就是我的,真不行就告她们。"
04
张玉峰听了母亲的话,脑袋都大了,母亲没按自己的建议去做,现在有点被动了,他真想说出"头发长见识短"的话,可毕竟是自己的母亲,也受了委屈,他压了压心中的情绪才说。
"妈呀,你竟听他们瞎议论呢,别人都不嫌事大,都是只说说谁也不负责任,事情儿不出在自己的身上自己不知难,别忘了你们没有结婚证,不算合法夫妻,最好是私下里协商,闹不好一分钱也得不到,还丢了人。"
儿子的话像当头一棒打在何杰还热乎的头上。
"这可怎么办?不是存在事实婚姻吗?"她的气势小下来,"可以争取一部分。"
"好吧,好吧,我咨询一下律师,你也先别着急。"张玉峰安抚着母亲。
等待的时间是难耐的,何杰也没闲着,现在网络发达,她就自己查,网上也乱七八糟说什么的也有,查到有事实婚姻可以同等分遗产,心里稍有点安慰了,真后悔当初没领结婚证。
不料这时她接到张姐的电话,李红说钱是他们父母的,就是李大山的,何杰也没权利要。
原来李红也找人咨询了,何杰一下子没招了。她给何阳打电话说明情况,何阳说先等张玉峰咨询律师吧。
村里人开始转了风向,不再热烈地鼓动何杰,都支棱起脑袋看着事态的发展,他们好像窥探到什么秘密,真是哪里都不缺少吃瓜群众。
何杰感觉到不对劲,这风向也变得太快了吧。都怪自己头脑发热,财迷了心窍,如果开始按儿子的说法自己少拿点,也许事情早结束了,哪有这么多烦恼。
张姐安慰何杰:"你要想开啊,有没有这钱都一样过,李红她们也不一定能拿得住,她们哪有你有福气呢,你的儿子在城里挣大钱,将来儿孙满堂,还缺了你的钱花啊。"
这话说的何杰一愣一愣的,理不错却带着一股醋意,她甚至怀疑自己找错了说和的人,是帮自己忙,还是坏了关系?
没等何杰回过神来,却收到了李红李英对自己的起诉,要追回李大山给自己的五万元钱。
05
真是一波不平一波又起,事态的发展产生着戏剧性的变化。
张大姐告诉何杰,李红知道了自己的弟弟与何杰没领结婚证,她觉得自己占了优势。
何杰一下子没了主意,何阳也傻眼了。
张玉峰让母亲给李红亲自打电话,问问还否有商量的余地,如果撤诉,愿意把存折上的钱赠予她们姐妹每人两万,如果不愿意就起诉她们侵犯他人财产。
李红当然不愿撤诉。因为她找了律师,律师的话让她感觉打官司她们一定能赢。
张玉峰其实早已经为母亲找到律师,并掌握了一些情况。既然大家都已不顾颜面,没有向和谐方向发展,那么就对簿公堂吧,便以侵犯他人财产罪对李红进行了起诉。
清官难断家务事,她们的案子虽然不复杂,却也需要一些证明、证据。何杰与李大山的情况,村里人都知道在一起的事实,却也为他们没有结婚证的事说三道四。
"这何杰平时看着老实巴交的,却干出这档子事。"
"李大山可真行,连枕边人都不信,平时人模狗样的,嘴巴还挺严。"
"我怕事儿多,现在好了,怕什么来什么,李大山这死鬼,死了也要挨骂。"何杰心里骂着,不知李大山是否会听到自己的姐姐和何杰的埋怨,真是死了也不能瞑目。
何杰也不管被人说什么了,她好歹找到几个人给她做了证,当然不能白做。
张玉峰托同学打出了李大山存折的明细,律师又根据钱的来源查到李大山曾经工作过的一个农业合作社。
真相大白,原来之前李大山在那里投资了五万元钱,每年有分红自动打入存折,算是他与何杰的共同收入。他自己也许并不知道还有这笔"巨款",否则也许不会寻死,他给何杰的钱是他的个人行为,与自己的姐姐妹妹无关,她们无权干涉。
李红和李英撤诉了,她们愿意协商,毕竟自己的兄弟曾被好好对待,而自己拿到存折也不光彩。何杰打官司也有争口气的意思,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何杰与儿子商量,因为她们姐妹的生活也不富裕,支付完律师费每人约分三万元钱,算是平分,李红与李英非常感激。
何杰把收到的钱留给孙女做见面礼,钱的事解决了,何杰的心也终于轻松了。
生活继续着,张玉峰的媳妇小玉给他生了个女儿,一家人欣喜不已,已经有个儿子了,正好凑成了个"好"字。
喜事冲去了何杰之前的不愉快,欢喜地照料着儿媳妇和小孙女,李大山上天有灵也一定能看到吧。
一段经历带给何杰的不仅仅是体验,更是身心的变化。人心就是一面镜子,可以映出世间百态,在金钱的诱惑下,心中会生出许多缠绕,为我们带来诸多烦恼,金钱只是一个外相的着落点,然而人才是它的主人,经历过后心变得越来越轻松,让我们走向更多希望的彼岸。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