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准确单面的这样理解,因为相处起来能引起积极的情绪波动,年轻人心态大致是这个,一旦一次又一次接触而深入认识某个具体的人,他或者她有血有肉,样貌身高等可以被解读,凡不能认同的性格品质,那就要似割除肿瘤般来保护自己,疼痛是暂时的,他们觉着对生命的体验有且仅有一次,很容易就会形影自怜。
一日在图书馆与一个陌生同学并排坐着看书,抬手臂翻书的时候碰到了他的胳膊,她没有立刻缩回去,反倒是我立刻将胳膊拉了回来,留给我的感觉是碰触产生的,热,很热。由是想到热力学第二定律,温度只会从高的物体传向低的物体,我的手臂要比她的凉一些,她能感觉到,那么她会不会在闲暇无聊时间想起这件琐事,无从得知。人感觉什么样的周围是否会以同样的感觉来认识甚至对待周围
见人冷就脱下自己的衣服给他,见人饥渴就把自己的生活费送去,见人生病就照顾他直至康复,见人遇着情感琐事把自己当做传话筒希望结局圆满… 这样不计后果的发愿,施舍怜悯之心,以一个人到一群人,这样的人应该是佛陀,可是往往并不是,甚至过的不如个乞丐。
生来志存高远,注定要历经种种磨难,磨难以后一事无成。
你在白天离开了无人送别的太原,我在黑夜注视着出现汾酒的郑州,时间可以更迭,唯云中君这名无可代替。
感受过这里人馈赠的善意,甚至于接受别人的垂爱,打小未有过这样浓烈的人文关怀。不想得而能得到的东西并不是不值得呵护和珍惜,没有任何一种友好本该廉价,当排斥别人给予人性友善时,反思最多的是给了别人不当的回报,看自己太多,比别人太少,贴心远胜于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