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儿子从幼儿园回来前我挺想吼叫他的。
周末上语言课表现的真差,要不是看老师发来的视频,我还真以为他“悔改”了。
这小子从两岁多上第一个辅导班开始就嘻嘻哈哈的。以前以为他小,倒没在意,现在是怎么说都改不回来。
上次我兴冲冲的看他汇报表演。三四句词,他都没记住,还站的东倒西歪。气的我拉他走回家,教育了一路。
这次本以为长记性了,谁知还那样。
气死我了,可他从幼儿园一回来,居然还问我,妈妈我今天晚上表现好吗?(渴望肯定的小表情)
我努力咽下生气,硬梆梆的说,很好。毕竟那是上周末的事。今天晚上他只是兴冲冲的带了些摘得野果子回来,就刷牙拉臭去了。
然后他启发我,那你想怎么奖励我呢?太晚了别给吃的了,看电视怎么样?
这么通情达理,我只能接受。
所以很快变成他津津有味的看电视,我在脑子里酝酿教育他认真上课这事的剧本。
像以前那样直接吼叫显然没什么用,最大的好处也许就是让我自己发泄情绪。那试试给他自己看表演视频呢?让他教教我学的内容呢?让他学学站军姿呢(他一站着就扭来扭去)?
明天我要试一试。
2.
睡觉前,这小子又哭上了。
还是重复的剧情,他睡得早,我们吃饭晚,他刷完牙要睡觉了又闹着想吃一口。
前天就为这事,他爸爸差点揍他,因为问他时他总说不吃,睡前又闹。可爸爸态度太坏了,我又跟爸爸生气,之后姥姥又教育我不要太较真,好一番鸡犬不宁。
今天居然还这样,难道这小子真的没心没肺?
按下怒火,几乎是咬牙切齿的问他,明天早上我给你准备点什么吃的?松饼怎么样?
他的注意力果然被转移了,跟我探讨起怎么做松饼来。
慢慢的我俩都平静了,不过我有点无奈,不知道这么做对不对。可既然道理讲一堆也没用,也许绕条路走也不算糟。谁让我下决心平静陪伴呢?
3.
像是考验我的耐心,睡觉前他又哭了。
说好的泡着脚看15分钟电视。可时间到了电视一关人家就大哭起来。
那不讲理劲儿,真想好好教训一下。
不过,他确实困了,边哭边打呵欠。我准备把睡前和刚醒的20分钟设成免罚期,那个时间段容易控制不好情绪。他毕竟才5岁。
放弃像以往那样讲道理,我只是抱起来他(从怀上二宝后很少抱他了)去床上。
虽然哭的很激烈,他倒没抗拒。
然后我说,妈妈不是说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吗?每天早上你一床啊就拥有了一袋金子(耳朵已经竖起来了,对金银财宝一向感兴趣),你坐校车要花,吃饭要花,跟小朋友玩要花,所以现在已经花完了,得睡觉了。
他有点疑惑的问,那明天早上还发吗?
我说,发啊。所以你快睡,一醒过来就发了。
他说那我明天要多花点看电视。
聊的时候趁机给他揉了揉肚子,总有点胀气。
刚过八点,这小人就睡着了!
总结:
1.平静陪伴可以给你思考的机会,而不是感情用事。估计大家看了好多次我要发火的内心OS.
2.平静陪伴的平静不是逃避问题,而是理智的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好了,心得到此,期待今天小家伙的出招。
欢迎大家留言探讨育儿的心得。如果喜欢,就点赞打赏支持一下吧,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