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是一件值得分享的事情,看到一本好书,我们会想情不自禁地跟人家分享;看到一本不好的书,我们也会有想跟人吐槽的欲望。
于是很多人会倾向写书评来表达对一本书的看法。
在写书评的过程中,有时候也会困惑:到底怎样写才算是一篇好书评?有没有一本书里能给出答案呢?
其实还真有。
《完全写作指南:从提笔就怕到什么都能写》这本书,包含了从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工作上可能会用到的200多个模板,宣称手把手教你怎么写出一篇像样的文案。
通读一篇后,我又重点翻阅了关于书评写作的部分,总结了一波关于写作干货和书评写作的几个误区跟大家分享~
01.几个固定但无序的写作步骤
在开始谈书评怎么写之前,我觉得有必要提一提写作的步骤。
因为书评是写作下的一项分类,写出一篇好书评之前,先要知道怎么写一篇文章。就像做出一桌满汉全席之前,得先学会菜刀案板怎么用一般。基础打好了,万丈高楼自然就平地起。
同时今天这篇文章,我就是按照书中写的方法一一实行,用沉浸式体验打卡,为这本书写一篇书评。
书中提到,写作通用的6个基础步骤分别是:目的-读者-头脑风暴-组织-初稿-修改。
目的:很好理解,就是你写一篇文章的目的。
像我在写这篇文章时,目的是跟大家分析我看完这本书之后学到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感想。
读者:就是看这篇文章的人。我这篇文章是为谁而写?怎样的读者群体会对这篇文章感兴趣?
比如我寻找的是爱读书写字、对怎么写好书评有困惑的人。
头脑风暴:从读者角度思考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以及什么对他们有帮助,不管含金量多少,先一一列出来再来筛选。
个人觉得这是决定一篇文章质量好坏最关键的一步。在这一步,我用一张纸写下了看完这本书后,对写书评有触动的所有内容,以及觉得读者们可能会问的一些问题,如下图。
组织:将头脑风暴中的内容点进行筛选排列,选出可以排列成同一主题的内容列出提纲。
上图中我用红色笔划线的部分就是筛选出来的内容点,用这些点,我列出了下图的提纲。
初稿:根据提纲进行扩写补充,操作重点是先一口气写完,不要因为觉得自己写不好就频繁回头去修改。
小说家斯蒂芬·金说:“只有上帝才能一次写好。”
名小说家都觉得初稿一团糟,何况我们呢?
修改:初稿写完后,最好能放一段时间再来修改,因为过一段时间后,我们会用更理性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文章,也就更容易找出需要修稿的地方。修改的内容包括语法、错别字以及段落的结构问题,还要检查细节是不是足够准确,语言也要尽量精练。
我在第一天用了将近2个小时写完了这篇文章的初稿,然后在第二天才开始修改,修改的过程又花了大概半个小时。看看初稿和修改稿之间的对比,还是有很多要修改的。
这里有一个小tips:这6个基本步骤不是一定要按照顺序来走的,我们可以找自己当时最有灵感的步骤先做,后面在把剩下的步骤一一补上。
比如有时候我会因为一本书的一个点想写一篇书评,那在写作时,我就会优先围绕这个点头脑风暴一波,再根据写文的目的和期待的读者群体,对内容点进行筛选、列提纲、写初稿,最后修改成文。
02.我为什么写不出“别人家的书评”?
这个部分就是本文的重头戏了。
上面的6个写作步骤都很好理解吧,但是你跟着这6个步骤写过几次之后就会发现:为什么写出来的书评的效果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呢?
要想书评的质量再上一层楼,有几个误区,我们是一定要注意避开的。
1)不要害怕表达观点
书评类的文章,有几个比较重要的作用:分享个人见解、分析书籍优缺点以及给读者提供有用信息。
其中书籍的优缺点和给读者提供有用信息这两点,都不是只有你才写得出来的,真正让一篇书评与众不同的部分,是分享你的见解、表达你的观点。
一篇书评在本质上说,是作者在与世界分享他阅读过后对这本书的理解,而这些理解都是基于他多年积累、沉淀下来的世界、人生、价值三观以及自身的文学修养。
所以在写书评之前,第一个要学会的,就是不要害怕表达自己的观点。(当然反社会的言论不属于此列哈~)
我目前觉得最有效的方式是将它看做分享。我将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看做在跟世界分享我自己。既然是分享,就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所以我既期待获得认可,也不惧怕批评。
将认可看做鼓励,将善意的批评视作鞭策,在跟这些话语声中交流中,我感觉自己每天都有在进步。
2)是书评,不是读书笔记
有一类的「书评」会摘抄很多书中的句子,我很明白这样的感受,一本好的书,真的有好多字句想摘抄下来跟大家分享。
但这样的文章在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算「书评」,而是「读书笔记」。
因为书评最富魅力的地方是作者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样的篇幅,如果摘抄太多书中的内容就会让观点的表达受到限制。
故而,在写书评时,既不提倡大段摘抄书中的内容,更不用全部复述内容,概括全书。
将这些事交给「读书笔记」去做,在书评的世界中,你要做的是选取你最想写的内容,摘出那一段,说出你自己的感想。
最近最让我感叹的一篇书评是王小波对小说《老人与海》的感想。
小波选取了“老人出海打渔,结果只带回来一副巨大的鱼骨”这一点,提出“英雄的故事”在这个观点。在他一层层的抽丝剥茧之下,我深深地为故事的深刻含义以及小波精准的叙述打动,那句“胜利就是战斗到最后的时刻”至今想来都让人激动不已。
这就是一篇好书评的魅力,不仅让你爱上一本书,更会感叹书评作者自身的语言魅力。
3)就书论书,没必要上升作者
希望大家能明白,书籍的质量跟作者的人品本身并没有很大的关系。
一本书写得好,不代表作者个人品高尚;而一本书写得糟糕,也不代表作者是个品德败坏的人。
一本书的好坏绝大多数情况下只与作者的笔力有关,读者看书时都有且只有评价这本书的权利,没有评价作者作为人权部分的权利,特别是对写书评的读者来说。
同时在书评中,我们当然可以极力推荐一本书,更可以说一本书的坏话,但要阐述对书产生喜恶的具体原因。
更重要的是,不能嘲笑、侮辱作者。就像饭圈的那句名言:作品归作品,请不要上升真主。
仔细想想,如果只是因为写了一本烂书就被人唾骂,恐怕这世上很少有人再敢公开写书了吧。
03.还有一些话想说
一篇文章在写之前,立意是最重要的。
因此头脑风暴这个环节,是人们最容易忽视、却最需要得到重视的。
美国的一位畅销书作家詹姆斯·阿尔图切尔说:“如果你想不出10个点子,那就去想20个。”
图省事随便想出来就写的文章,哪怕文采卓然,立意输了就全输了。有时候强迫自己去想,不给自己设置限制,会得到更出乎意料的好结果。
其实写文章和与人交流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用笔,一个是用嘴。
说话我们还可以用表情和语气来表达我们的真诚,相比起来,文字传达的内容就比较有限,也正是因此,真诚的态度才能赢来认可。
不止是书评,在写每一篇文章的时候都将它看做与读者的一次沟通,真诚,是沟通中最重要的底色。
正是因此,在动笔之前,想清楚写文章的真正目的及面向的读者群体,将你最大限度的真诚展现出来。哪怕写得不足够好,也是给自己一个好的交待。
这些话不止是写给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们,更是写给我自己。
最后,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请为我点个赞,谢谢~
配图/《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