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用番茄?
1、提问反思
1) 问家长:你用了吗?25分钟看完《番茄工作图解》,节奏感迅速计入专注状态。
2) 问孩子:你可以一双脚不能同时跳两支舞吗?对能专注做一件是有多久?有没有想做,而望而却步的事情?有没有青蛙还没吃?有没有做一件事忽然想起另外一件事。自己制定的小目标是否没有达成。
2、右脑,游戏导入
神奇的魔法番茄(家长故事自编,考验你们的想象力到了,哈哈)
3、 左脑,道理导入
1)节律的生活,自然界所有的生物都有规律和节奏。番茄钟帮助我们适应有节奏。
2) 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经过后天训练的。如我家以前养的狗狗一听到钥匙生就摇尾巴要出去玩。相同的动作和准备流程,让大脑自我调节,进入最佳状态。最后你形成的条件反射就是一拧番茄就专注,一响就放松。
3)记忆力。心理学上有个首因和近因效应,你见过的第一个人和最后一个人最容易记忆。有节奏的学习,便于我们的记忆。长时间的学习没有效率。
二、什么情况下用番茄?
1、 对照和孩子的启发提问,对孩子来说困难的事,需要高度专注的事都适合,帮助孩子体验到番茄的魔力。建议初期从写作业开始。
2、番茄钟不适合的场景,聊天、跑步等。此类场景适合用倒计时或者其他计时工具。
3、小小孩不建议过早介入,保持神圣感很重要。可用其他计时工具介入。
三、番茄使用过程中的误区
1、 不顾具体情况,给孩子过高的期望。
2、 唠叨和指责孩子,情绪失控和孩子红脸,失去威信。
3、 在情感上不和孩子沟通,给孩子施加压力。
孩子是在不断的试错当中不断成长的,家长抱着陪着蜗牛散步心态,做孩子的父母教练。
四、番茄导入过程中,妈妈应有的支持?
番茄一阶
1、 孩子。让他学会在一个番茄钟专注做一件事情。
2、 家长。
1) 原则:保持番茄的神圣感。让孩子体会到番茄的好处
2) 番茄前:提醒孩子做好准备,问孩子要做这些事情需要做什么?适当提醒削铅笔、喝水、上厕所。约定挑战初次挑战时长。启动番茄仪式感,告诉孩子,要开始专注了,拧番茄。
3)番茄中。提供免打扰的环境。那笔纸记录下孩子的番茄过程,出现的问题,在几分钟时孩子做了什么。录中断时长,找到孩子适合的番茄时长。慢慢过渡到25分钟5分钟的节奏。
4)番茄后,给予反馈。嘉许孩子,了解孩子中断的原因,是内部中断,还是外部中断。给孩子提供支持。内部中断可能是孩子忽然想起什么事情,教孩子学会收集,记录下来。记录问题、反馈问题,和孩子一起找到下一步。承诺:每天一个番茄钟、一个活动、一个目标。
5) 番茄休息。喝水、上厕所、放空、思考,冥想充电(大年龄阶段的孩子)。不可以玩手机、看小说等。
番茄二阶
1、孩子。自己管理番茄的前、中、后。
2、家长,自己读书示范,陪孩子一起吃番茄。孩子报告番茄执行情况。
番茄三阶
1、孩子。自己记录吃了几个番茄。
3、 家长给孩子制作番茄表。家长协助孩子一起安排番茄事件和番茄的个数。
番茄四阶
1、 孩子规划一件事做几个番茄。孩子能自己预估。
2、 家长检查是否合理。家长帮助孩子学会反思。
五、如何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1. 营造相对安静、较少干扰的环境。不开电视、把会诱惑孩子的东西拿走、不要在孩子周围转悠、避免大声讲电话。
2. 不要对孩子在专注时间方面提出过高的要求。专注25分钟休息5分钟。
3. 让孩子同一时间只专注一件事。鼓励和肯定。
4. 不要让孩子长时间做同一件事情,适当转换任务。
5. 足够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运动分泌多巴胺。
6. 找出适当的辅助工具。番茄钟
7. 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延长孩子学习时专注的时间。
8. 经常陪孩子玩专注力的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舒尔特方格、健脑操、大家一起来找茬。
只有感觉好,才能做得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