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比好“重要”

微信公众号:晓睿说险


首先,这里说的坏比好重要,指的是相对比例,不是绝对比例,大家不要陷入极端性思维的陷阱。


标题源于万维钢老师的《万万没想到》中的一篇文章,所以本文也是一篇读书笔记,推荐大家阅读原著。


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


有两组工人,在一周的工作开始时,某些工人被告知,如果能完成本周的生产任务,将获得80元的奖金。而另一些工人则被告知,本周有80元奖金,但如果不能完成任务,就会失去这笔奖金。实验结果,第二组工人完成任务的情况更好。


不都是完成任务多拿80元钱吗?

但有区别,在第二组工人看来,80元钱已经是自己的了,关键词是“失去”。


相对于获得,我们更害怕损失。

 

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损失厌恶,是一种负面偏见。


损失厌恶到底是个什么机制呢?


研究发现,人的大脑中有一个特定区域,叫杏仁核(amygdala),当这个区域兴奋时,就会产生一种负面的情绪。人们怕的不是损失,而是这种负面感情。


人们对负面感情的重视程度往往超过正面感情。


恐惧和冒险是人的两种非常基本的感情。进化心理学认为恐惧来自人的自我保护本能,而冒险来自人的求偶本能。恐惧使人害怕损失,浪漫使人热爱冒险。


人一出生就有自我保护本能,而求偶则是在长大后才有。进化使我们大脑中恐惧的优先级高于浪漫,也许这就是负面偏见存在的原因。


也就是说,坏比好“重要”。


负面偏见可以解释很多现象:


例如,介绍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你往往更容易记住缺点。


比如,你写了一篇文章,喜欢这篇文章的读者,可能最多也就点下赞,更可能什么都不做。而不喜欢的读者,更可能采取行动,发表一番评论,非得告诉你他的意见。于是,文章留言里就更容易出现负面的评论,而作者可能也有负面偏见,表扬的评论他不太关心,反而更在意那些批评的言论。


再比如,刘翔是唯一一个在直线跑道上真正打败黑人的亚洲运动员,甚至创造了连黑人都没做到的世界纪录。刘翔参加了47次世界大赛,获得了36次冠军,6次亚军,3次季军,然而有些人却只记得他退赛2次。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大概就是这么个道理。


然而本能归本能,有些人却可以超越自己的本能。他们知道自己强烈的负面情绪会带来偏见,所以他们不轻易纵容这种情绪。他们看到好人好事会主动夸奖,听说坏消息却能够保持淡定。


这样的人,不会被自己的杏仁核绑架。这样的人,也更值得我们去学习。


希望各位在做决策时,也能克服这些本能的情绪,从而做出更加合理选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现在搞社会科学越来越流行做实验,拿数据说话,行为经济学家更是如此。2010年的一起《经济学人》报道了一个实验……涉...
    势从千里奔阅读 322评论 0 1
  • 小胡炒股已经快十年了,之前买入的奥飞娱乐,在三月份的时候已经盈利了7万月,非常的开心,可是最近股价突然直转而下,之...
    喝杯好茶阅读 1,643评论 0 5
  • 最近有一个音乐类综艺节目《梦想的声音》正在热播,节目规则简单来说是选手获得观众和导师认可后获得向其中一组导师讨教的...
    日更飘阅读 1,869评论 0 0
  • 正如题目所说,万万没想到,竟有这样的书。 事实上,《万万没想到》就是一本书。当时在书架上对这本书感兴趣也是从名字开...
    子喻女士阅读 721评论 0 0
  • 今天阅读了万维钢的《万万没想到》一书中的第一部分,反常识思维中的《坏比好重要》。以往我对“损失厌恶”这个词的理解只...
    栗青阅读 63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