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片了,不知道写什么,就打算写写童年。
<我们拍的戏>
我是80后,对于武侠片有着热爱,若是问缘由,估计是小时候家里电视收到的频道播放的都是电视剧吧。
老家大别山区,老式的黑白电视机只有在中午和晚上才会有频道,其他时间看电视永远看到的是跳跃的雪花及噪音的声音,而电视信号准时的犹如尽职尽责的闹钟,到点就没,哪怕电视剧只播了开头或者高潮。那时候播过国产现代戏,基本都是善良到无以复加的女主,曲折苦难的遭遇,热心的男主,最后突破重重困境喜结连理走上幸福的康庄大道;国产古装戏,基本都是传说改变的,比如说看过发生在云南的孔雀公主,看过讲菩萨的故事,还看到牛郎织女的故事,还有《西游记》,那是大爱啊,至今还是很喜欢的一部戏啊。不过还是比较喜欢港澳台的古装戏,打打闹闹很有趣,而且主角好看,装扮也很好看,甚至让那时候只有几岁的我们针相模仿,足以见其是真的不错。
那时候古装剧基本不是香港就是台湾的,那时候周慧敏真的好美啊,一颦一笑都让人欢喜,所有的古装造型也都能美若天仙,买的他的贴纸和贺卡,没有美图和PS的年代,她能美成那样,真心是美女啊。因为看古装剧比较多,对打扮特别留心,比如说小姑娘们会收集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颜色各异的珠子,用线串起来做成项链或者耳坠或者系在小棍棒上当发簪,然后扎很多个小编,全身绑着各种颜色的丝带,假装穿了各种精美绝伦的华服美裳,丝带一定要够长才能做皇后,因为电视剧里面,皇后都是穿拖地长袍的,还有胳膊那里会挂着轻纱,衣摆会有宫女拖着,走起路来各种威风凛凛;侠女一定要有马尾辫,因为侠女飞檐走壁、俯首抬头的时候,马尾一甩,立马有种很牛掰的感觉;小姐和公主一定要像皇后头戴各种发簪,脖子挂满项链,耳朵要有耳坠,整个就像移动的首饰架才行。然后会有一个侠客或者高手,可能被人陷害,可能比武失败,也可能走霉运,反正就是遭遇一次危机,有可能遇见一个侠女,或者一个小姐或公主,然后产生一段三角恋,再不知道自己到底爱谁或者选谁的时候,可能收到小姐的母亲或者皇后的威胁,再然后和其中一个在一起,然后另一个很受伤,然后解开误会回到那个身边,然后另一个也找到对象,从此大家幸福生活。
故事大概的梗概就是如此,然后我们会找几节树枝或者木片做刀具,用木屑作暗器,然后会有一个导演,指派谁谁演什么,然后就开始了,乱哄哄的一通乱演,都没台词嘻嘻哈哈就结束了,然后大家会玩的乐不知疲。
那时候还流行港剧,里面有句台词基本每个都会出现一次,就是女主会对自己的前男友或前夫说:“你爱的不是我,你更爱是你自己”,小时候很喜欢这句话,其实都不懂什么意思,只记得说这句话的女子说完以后,很帅气的甩开男子的手,然后头也不回酷酷的走掉了。然后这句成了我们拍现代戏的必备台词。那时候港剧经常会吃牛排,会有英文出现,还会出现天主教祈祷的手势,我们都会一一模仿。最搞笑的是我们不会说英语,但是我们就咕哩叽噜的一通乱说,然后让大家猜自己说的是什么意思,这个游戏很高明,就是不管那个人猜的对不对,最后你都能判定说他猜的不对。然后每次放学路上,总是会听到大家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语言,笑成一片。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就结束了这种搞笑但是充满了欢乐的游戏,那时候的我们有着极强的模仿力和创造力,生活虽然贫瘠,但想象力无穷。我们可以在思想领域成为自己的王,无人能及。可是长大以后,物质丰富了,我们的想象力却贫瘠下去,即使在自己的想象力封自己为王,但却没有那种王者风范和自然而然的信心及坚定。
现实中的loser,涉及到方方面面,也许只有在童年的自拍自导自演的剧目里面自己才站到过顶峰上面吧,只是那时候顶端的风景忘了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