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思Vol.19:关于「新媒体」的几点不吐不快
2017.5.8
虽然从来没有全职(只做)新媒体,但从做杂志那会就开始接触新媒体。做过新媒体主编,写过10w+,还曾写一篇吐槽公众号的文章让张小龙打赏了100块。
最近工作中遇到一些事儿,让我想说几句关于「新媒体」的话。
• 互联网从业者当中,存在着对「新媒体」这个岗位的巨大认知偏差。在很多人眼中,这是个没什么门槛(确实)且工作内容乏味的岗位,以及是一个为了热点、爆文、10w+不择手段的蒙眼狂奔者。这些认知有其原因,但远不仅如此。
• 很多年轻的「新媒体人」,做了一段时间新媒体后,很容易厌倦这个岗位,转去做PR或者社会化营销。但在我看来,很多人有严重的眼高手低的情况。
• 我喜欢「新媒体人」的说法,它给予了这个新诞生没多久的岗位足够的尊重。并且,这个岗位是配的上这种尊重的。
• 「新媒体思维」和「互联网思维」是两大互联网人的蜜汁思维。但前者其实更具象、更有据可循、更可学习。
• 现在做互联网,无论哪个岗位,如果没有「新媒体思维」,都是在蛮干。
• 很多新媒体人,其实还是在用传统媒体的思路在做新媒体。出力不讨好,挺心疼的。
• 「传统媒体思路」并非贬义,它有它的精华、价值所在,且有的时候、有的选题、有的情况,确实需要动用的这种思维方式,以及严谨态度。(GQ实验室的公众号就是这方面一个非常好的代表)
• 我认为,传统媒体思维,是你拥有「新媒体思维」的基础。如果你都没见过好的东西,你怎么能做出更好的东西呢?
• 「新媒体」也是媒体,也是有自己的价值观、态度、底线和节操的。但很多「新媒体人」硬生生把自己做成了营销号,而且是很low的营销号。
• 10w+本身并无原罪,有的10w+会带来10w倍的愚蠢,但也会带来10w倍好的影响。
• 同样是10w+,一篇营销导向10w+和一篇扎扎实实提供价值的10W+,其价值是完全不同的。无论是从感性的品牌认知、情感依附上说,还是从实际的涨分情况来说。
• 「新媒体」不等于「做微信公众号」,但绝对不能不会做微信公众号。
• 「新媒体」其实对一个人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传统媒体中主编、编辑、记者、创意、校对、美工、发行等多个工种都需要你一个人来完成。一个好的新媒体作品背后是新媒体人长期的积累、学习、思考并实践的综合产出。
• 新媒体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当中,选题思维&选题能力是最为核心的。其次是同理心。
• 选题思维并非只在新媒体或媒体中可以用到,任何工作、生活中都会用到。甚至你在追一个女生的时候都会用到。
• 一个选题能力牛逼的人,你让他去趟动物园,他都能给你出几个符合你诉求的选题。
• 新媒体给了很多人「抖机灵」耍小聪明的机会,但要慎用。
感谢这个时代、感谢新媒体,让这么多素不相识的人能够读到我的只言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