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套,早上穿的这件外套已经陪伴我6个冬季。
2012年12月份,在中华广场旁边的一条步行街夹层买的,当时那里的步行街是我们读书时候最爱逛的步行街之一,为什么那么爱逛那里?因为那里的衣服的价位和我们的收入更匹配一些,说白了就是钱少。
深枣红色、长款及小腿处、无领长款毛衣,毛衣袖口因为摩擦而出现了一些的小毛球,尽管是用去毛器去过,还是多了些毛球。衣服款式偏像欧美复古类型款式,以至于现在再拿出来穿也丝毫不觉得过时,最主要购买的价格只是359元,当时还觉得不便宜了,哈哈……,搭配白色衬衣、裙子或者包裙都适合,来一张图证实一下。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是其中一件陪伴我多年依然不舍得丢掉的毛衣。随着时间的流逝,它更能让我回忆这几年的点点滴滴,自己心态的上的变化、消费观念的变化。相比之下,现在的消费能力更强,买一件外套1000—2000都是能接受的价格,但每拿出这件衣服穿上的那种“适合、顺眼”的感觉,是现在很难找到的。忍不住站在镜子面前多看两眼自己,衣服穿在身上舒服、属于自己的味道,有种难以言喻的心情。当时和秋萍一起在店里试了又试、讲了又讲的还价过程、买完回家后开心很久场景历历在目。
相信,有很多人身边都会留着一些年份不短的物品,也许我们并不是留念这件物品,而是怀念当时获得这件物品后那种激动、快乐的时刻,随着我们长大,现在的消费能力更强,可以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多了,但那种穿在自己身上就‘顺眼’‘适合’很多年都还喜欢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啰嗦了这么久,我该上班了,在这里也呼吁大家可以找一下有哪些物品已经陪伴你5年以上,试着找出它,回忆一下当时获得它的心情和过程,岁月带走了很多东西,也留下了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