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即将结束,回头再看这一年,真的感觉时间过得挺快的。我们慢慢的长大,时间的慌乱感和仓促感也是一年超过一年的,我突然觉得,自己不可以再任性了。一瞬间不想再被动接受改变,而更加的原意主动寻求成长。
我不再能坦然地接受自己虚度光阴,总是想要抓住每一个时刻有价值变得更好的瞬间,我不再紧张地面对分别,也终于能明白所有的相聚离开冥冥之中早有安排。
这一年我越来越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我开始接受自己只是个平凡普通的人,我开始接受这世上那么多人有那么多不同的选择。开始学会把自己的感受放在任何事情的第一位。
渐渐地,我更加明白:你可以不理解许多人的许多做法和想法,但你不要轻易否则和指责,我逐渐明白爱和陪伴的意义,那些愿意花时间陪你的人,才是真的值得你珍惜的人。
这一年,在上海。我不开心,但我并不想离开。也渐渐明白了一些道理。
不轻易对别人做出评价是我2018年最有感触的一件事。话说出口容易,但给别人造成的困扰和伤害却不是那么容易消除。
我们都会在见到一个人的第一印象就对这个人做出判断,却不知道也许他还有很多你不了解的故事;我们会因为网上爆出的一个事件就对某个人轻易地做出评价,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随随便便就对一个人定义评论。
可是我们忘记了指责别人太容易了,不假思索的口不择言不用考虑任何后果,因为受伤害的不是你,被指责的不是你,但对方却要花上很长时间进行自我安慰和治愈。
杨杨总和我说希望我都可以学会换位思考,我想学会不轻易否定别人,懂得尊重、自信沉稳,这大概是杨杨最想看到我成为的样子吧。
这一年,我刚刚毕业,很多事情都不尽人意。我常常会在闲下来的时候你忙:为什么我付出那么多依旧没有期待的回报?明明我和他水平差不多,为什么他就能比我挣得更多?我到底要过什么样的人生?我希望和什么样的人共度余生?我记得有一次,周末心情很烦,给杨杨发微信说:“是不是我真的很糟糕,我和阿姨家的孩子年龄相仿,他们有的考研,有的出国做交换生,有的在高等学府深造...可你看看我,这一年,放弃了专业,放弃了深造,什么特长都没有,他们以后前途有无限的可能,而我的人生一定比他们糟糕。”
杨杨很肯定,她说:“你们这些九零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和选择,你的遗憾是放弃了专业,但,我不觉得你不会成为最好的自己。”
杨杨的话很实在,也犀利。我很难过。但仔细想想,自己确实也放弃了长辈准备好的光明的未来,硬是要一个人来上海。杨杨不满的同时,也许,更想让我学会认识自己吧。
漫长的人生里,想要走得更远更好,首先要做的就是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优势,但往往认识自己又是最难的事情。
我不愿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做得好是因为自己性格没那么好,我没有意识到自己以为的直爽在别人看来是情商很低的不会说话,我没有意识到自己穿粉色的衣服并没那么好看,也许那个长得很帅的男孩儿其实没那么适合我。
其实,我们都一样,喜欢接受夸奖,但这一年的经历,越发的让我觉得,那些能指出你软肋,告诉你哪里不对的人,才是真正对你好的人。
阿森说,要想不断进步,更需要你突破自己的软肋,修正自己的不足,认识到自己有所不能,也能坦然接受自己身上的缺点。
平安夜回家的地铁上,我看见背着书包坐在妈妈腿上的小学生,看见靠在男友身上眯着眼的女孩,看见聊着天互相发着牢骚的两个姑娘,突然觉得这种有爱的感觉真好,因为有最爱的人在身边,所以就那天回家的路上我一直给杨杨发红包挑逗她,因为我喜欢看杨杨突然间更新的朋友圈里出现我的足迹,那样的文字,真的特别特别温暖。
我们生活在微小细碎的片段里,窥探着生活的样貌:有爱,生活依旧美好。
爱能让人生出勇气,爱能让人咽下苦水,爱能让不可能变成可能,能让不愿意变成愿意。
我会在心灰意冷的时候想起妈妈做的那盘菜,家里亮起的那盏灯,为了不让他们失望,我愿意坚定地走下去;我会在最无奈无助的时候拨通朋友的电话,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抱怨生活里的苦事,聊聊那些只有我们才懂得的笑话;我会在最开心的时候一头钻进男友的怀抱,笑着跟他说:只要有你在,就什么都不怕。
所以,珍惜陪在你身边毫无保留爱着你的人,珍惜那些愿意花时间陪你的人。认可自己的优势也能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学会取长补短也不要无下限地难为自己,不要再信誓旦旦地口不择言,谨言慎行是成熟人的表现。
希望下一年,我们都能变成更好的自己,一个更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