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生活中应该如何运用共情?
生活中很多人通常都会犯的一个错误,我们常常缺乏耐心,在还没有倾听和了解别人的时候,就给他们下了判决!
美国有位著名主持人,叫林克莱特,他有次在节目里问一个小男孩:“你的梦想是什么?”小男孩回答说:“我想当飞机驾驶员!”林克逗他说:“假如飞机在太平洋上空飞行到一半,油烧完了,你怎么办?”小男孩回答说:“我会告诉我的乘客系好安全带,然后我挂好降落伞跳出去……”
没等他说完,观众和林克莱特都笑了,他们觉得,这真是一个聪明又自私的小孩。没想到大家笑完,小孩却委屈地补充道:“我跳下去拿燃料,然后马上回到飞机上!”
你看,我们根本没有耐心听别人说完,一听到别人说,就开始思考、下判断。
知乎上有个帖子,是一个妈妈在提问,她问:“女儿今年上大学,想买一个LV包作礼物,我该对她说些什么?”有一个回答我特别喜欢,那个答主说:“如果是我,我什么都不会说,我想听她说。”
是呀,女儿到底为什么要买这个LV包,女儿想买这个包想了多久了,女儿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对这些东西感兴趣的人呢?这些显然都是这个妈妈需要知道的。可惜的是,很多人往往还没了解这些必要的信息,就开始输出自己的价值观。
事实上,我们的倾听大部分时候都是“倾向性倾听”。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在倾听的一开始,往往已经根据过去自己的经验,得出了一些有倾向性的结论。整个倾听的过程都常常带有偏见和思维定势。
与“倾向性倾听”相反的,是“共情式倾听”。所谓“共情式倾听”就是抛开自己,给别人充分的机会去表达他的想法和感受,不去控制和引导交流。共情式倾听,是我们抵达共情的最重要途径。
那“共情式倾听”该怎么开展呢?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抛开自己。首先就要不评断,不给人贴标签,不搞简单分类。不管你对这个人的过去有多了解,不管你对这件事有多熟悉,你都没办法确定当下、此刻这个人的真实想法和感受。真正共情的态度是:我们没有基于过往下判断的权利。
第二步,让对方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首先,尽量使用开放式问题。其次,不让情绪占主导地位。
共情式倾听的第三步是评估。准确的评估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评估对方;二是评估自己。
做出准确的评估后,接着才是第四步,向对方表达那些“感同身受”的话,这是共情的行动导向。一般来说,感同身受的语句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情绪的确认”,二是表达我们的“理解”。
只有完成以上四个步骤,才算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共情。
当我们提高了共情能力,我相信我们的人际关系也会更和谐。
那么,共情能力具体是怎么在我们的人际关系中发挥作用的呢?
说到这里,我们一起先看一下人际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密关系的发展,一般都可以分为这么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叫“理想化”,在这个阶段,我们把对方看得比较完美。这个时候的爱是靠想象维持的,我们爱上的是一个图像,而不是真人。这种想象的目的是满足我们的需要,想象对方拥有我们需要的一切,会让我们很舒服。
第二阶段叫“两极化”。“理想化”的程度越高,就越是容易幻灭。所以很快,我们会发现自己一直理想化的那个人并不如我们想象中那么好,甚至还有很多缺点。
第三阶段叫“整合”,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羡慕,希望能够达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我们能够坦诚交流,能够对彼此建立符合现实的预期,能够彼此尊重,共同成长。
那怎么才能达到“整合”阶段呢?
我们来看一下电视剧《都挺好》中苏明玉和爸爸苏大强关系的发展。
大家都知道,女儿一般是比较崇拜父亲的,也比较希望自己有困难的时候,能够依靠父亲。苏明玉小时候遭到母亲和哥哥欺负,她其实很希望父亲苏大强能够站出来为自己主持公道。
这里有对父亲“理想化”的成分。然而,“理想化”往往是一厢情愿,苏大强这个人,恰恰就不是传统意义上能够顶天立地的父亲,他的个性太唯唯诺诺了。
如果我们运用共情,就很容易发现一个更客观的苏大强,他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怎么能保护女儿呢?我们同时会发现,苏大强其实是挺复杂的人,他确实有“窝囊”、“自私”的一面,但是更多的时候,他是个充满矛盾的人,仅仅用那些“标签”没法解释他的全部行为,当然更不可能处好关系。
当苏明玉和苏大强开始一起住,特别是苏大强患上老年痴呆后,苏明玉开始发现更多面的苏大强。吃牛排的时候,发现苏大强对她工作的关心和叮嘱。苏大强走丢时,发现他当年为了给自己买习题集偷偷攒钱的事情。这都让苏明玉明白,父亲并不是不想对她好,而是他确实能力有限。这个时候,苏明玉和父亲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和解,两人关系达到了“整合”的状态。
这就是共情的力量,当你能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就比较容易接受一个人的局限,也更容易理解自己的局限,这样就不至于对别人和自己那么苛责。
其实像苏明玉和苏大强这样的亲子冲突,很多人都会有,因此“原生家庭”问题讨论热度一向都很高。有一种说法叫“父母在等儿女一句感谢,儿女却在等父母一句抱歉”,这其实是非常典型的双方都缺乏对彼此的共情导致的伦理悲剧。
假如能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许多愤怒的子女,就会更容易从“原生家庭”的苦恼中走出来。
当然,其他的人际冲突也是一样的,一旦你能识别自己对他人的“理想化”,“冲突”就不那么容易发生了。而当你能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时,对方也会学习到这种方式,进而转过来站在你的角度看问题。用书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共情让爱成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