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如何转型创新:徐静波演讲录
徐静波 资深媒体人,(日本)亚洲通讯社社长,创办了日文报纸《中国经济新闻》和中文网站“日本新闻网”。采访过中日两国多位领导人,是中日问题专家,著有《静观日本》、《日本人的活法》等多部著作和《一胜九败》等译作。
本书收录了徐静波近年来在地方政府机关、企业经济团体和高校的演讲稿,从商业、科技、城市规划等方面介绍日本的创新和努力,对中国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日本是我国的近邻,中日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但由于历史及地缘政治问题近几十年来中日关系一直在磕磕绊绊中发展。90年代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日本陷入长期萧条,日本对中国的优势逐渐缩小,2010年中国经济规模超过日本,日本松下、索尼等公司相继亏损,并退出中国市场,加之媒体对“日本失去二十年”的大肆渲染,国内不少企业和民众的态度变得越来越自大,认为日本已经徒有其表,必将继续沉沦下去。本书作者长期在日本生活,接触日本各方团体,对日本有深入细致的了解,作者对日本科技、商业、城市规划的介绍将给我们提供一个认识日本的新视角,看到日本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商业创新和老龄化浪潮中 如何转型创新未雨绸缪。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未来要继续发展,拓展日本市场,还需要向这个邻居来学习。
谈到日本,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是近20年我们收购了不少日本知名家电企业,比如联想收购了NEC的电脑部门,海尔收购了三洋,美的收购了东芝的家电业务等,包括松下等企业退出中国市场,我们都认为是中国企业的成功,日本不行了。殊不知在这退却的背后,是日本企业正在放弃传统的家电、电脑行业,进行转型创新。日企转型的一个特点就是利用自身现有的技术来寻求新的产业与市场的拓展做到绝处逢生。比如富士胶卷以其优势的胶卷膜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为基础形成了以医疗健康、高性能材料、电子影像、光电、印艺、文件处理为主的六大业务领域,成为一家多元化的技术导向型创新企业。而佳能公司也凭借其自身拥有的世界一流的摄像、成像技术从照相机制造企业转向医疗仪器与监控摄像领域,甚至进军小型卫星、火箭等制造、发射领域,成为世界宇宙工业的新成员。日本企业转型的第二个特点是有序地退出下游低端市场,专注于控制上游,主要是先进材料和先进制造设备,占据中游,研发核心零部件。比如在精密检测仪器设备、高铁的轴承等核心零部件、半导体材料等方面日本还有相当大的竞争优势,华为手机1361个零部件中,日本制造的达到869种,占比为63.8%。
在企业转型的同时,日本的科技领域不断开拓创新,在医疗、能源方面已经是世界领先。再生医疗成为日本一大新兴的支柱产业,为日本政府提出的“人活100岁”时代提供支持。再生医疗的核心是日本领先的iPS细胞的研究与治疗,日本学者因此获得了获诺贝尔奖。iPS细胞是一种可以再生的干细胞,具有跟人生下来时带偶的胚胎干细胞相似的分化高能,使用iPS细胞可以再造人体器官、补充、修复人体受损器官和组织,例如,用iPS细胞修复肌肤,可以让60岁老太太变成18岁小姑娘。目前,日本多个大学和研究机构都在进行iPS细胞的研究,在顽固眼疾、心脏病、帕金森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四大领域进行临床试验。除此之外,日本在使用免疫细胞治疗癌症领域也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果, 使得人类彻底克服癌症堡垒成为可能。在能源领域,日本开始进入氢能源建设时代,这已经成为日本的国家战略。我们通常以为就是发展氢能源汽车,实际日本的构想远不止与此,丰田的第一代氢能源汽车是零排放的环保车的话,第二代汽车演变为一辆“能源车”,即汽车成为能源的供应者,而不是消耗者,成为分布式电源,一个拥有巨大能量的移动宝,作为一个移动发电站最终变成一个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丰田汽车公司也从一家汽车制造商华丽转身为新能源供应商。
值得我们学习的不仅是这种技术创新精神,还有科技研发背后的体制与理念。日本产学研一体化之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日本的专利转换率之所以能创下世界第一,最关键的因素是日本打破了国立与私立、大学与企业、政府与民间的阶层堡垒,以日本人特有的团队合作精神,站在一个为人类创造美好未来的科研与道德的制高点,通力合作,共享成果,而不是以各自的利益获取为第一合作条件。这就是日本科技创新的源泉。2001年日本政府在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曾提出过一个“诺贝尔奖培养目标”,当时的目标是“50年要拿30个诺贝尔奖”。这被认为是口出狂言。但到2019年止,日本已经拿了19个。这不得不让我们好好思考日本的科研体制,反思我们的问题。比如科研和产业发展始终存在“两张皮”现象,专利申请数量世界第一,但是转换率只有10%,远远低于日本的80%。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不紧密,无法实现科研经费、设备和人员的高效综合利用,大学教授做科研浮燥,难以沉下心来做长期研究,更多考虑申报项目和定期考核,科研人员缺少改变社会改变世界的宏愿,更多限于个人的收入与名利。
除此之外书中也介绍了日本养老产业的发展,在日本养老是福利产业,老年生活是以国民年金、医疗保险、介护保险这“三道关”来全面实施保障的。政府拿出很多钱来补贴老人,各种福利和设施非常完善,日本养老多数是居家养老。在养老方面日本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在中国老龄化趋势愈发明显,作者提醒我们养老不应该成为赚钱的暴利产业。一旦把养老院作为摇钱树,很多人会没有钱去养老院,从而引发巨大的社会问题。对企业而言,针对老龄化可以把重点放在如何让产品更加智能、便利、适合老年人。,
针对近年来中国企业不断走出去遇到的困境,作者结合日本的情况,指出了我们的问题,第一,企业没有护航舰队,比如华为一直单兵作战,没有护航舰队,最后不得不由政府出面为它喊话撑腰,自然容易被美国政府和海外舆论批评有政府背景。第二,政府没有海外服务团队。日本有一个机构叫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日本企业拓展海外市场。而中国企业在海外就是散兵游勇,单打独斗。第三,中国人一厢情愿用中国式思维去打开外国市场,往往是一败涂地,例如共享单车在日本全灭的例子说明投资者没有很好地了解日本的法律和国情。在日本,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的自行车都不得暂用公共道路,包括人行道,所以在日本共享单车根本没地方停。另外,日本公共交通发达,本身也是一个自行车王国,家家户户都有自行车,因此城市居民并不需要太多的共享单车。再有,企业因为怕员工上下班途中因为骑车受伤按照工伤事故处理,也不赞成员工骑车上班,而是提供交通费要求员工做地铁轻轨上下班。
总之,看完本书我又多了一些危机感,我们的邻国日本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中国企业且不要洋洋自得,自以为是,把其作为一个被我们打败的敌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道理朴素,却是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