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晚起,小编的朋友圈连续被一部短片刷屏,刷屏的短片名叫《啥是佩奇》。
意外地,转载的各位朋友,都对这个短片赞不绝口。
虽然小编一向对佩奇不感冒,但是出于好奇,小编点开了来自朋友圈的短片链接。短短几分钟的短片,小编看完后,竟被赚走了一波眼泪。
01、和孙子的通话
快过年了,独自在乡下生活的老爷爷,想给儿子打个电话。
由于村子闭塞,信号不好,老爷爷不得不爬到高处,迎着山风,举着电话,只为了跟儿子说几句话。
电话通了,是孙子接的。
爷爷:孙子过年想要什么礼物。
孙子:要佩奇。
爷爷:什么是佩奇?
由于村里信号不好,还没等爷爷问清楚,电话就中断了。
爷爷心中留下一个大大的问号:啥是佩奇?
02、佩奇是什么?
快过年了,孙子想要佩奇。
而爷爷又不清楚啥是佩奇,他只有在村子里四处打听,究竟啥是佩奇。
遗憾的是,农村网络信号不好,信息闭塞,导致爷爷问了一大圈人,也没得到正确的答案。
终于有一天,爷爷意外的听人说:村里老三的媳妇在北京当过保姆,她知道啥是佩奇。
得知这一消息后,爷爷连夜赶到老三家门口去凿门,老三的媳妇隔着门喊了一句:“猪!小猪,红的!”
03、亲手为孙子做佩奇
孙子要佩奇,老三的媳妇说佩奇是红色的猪。
忍俊不禁的一幕开始了:
爷爷拿着红色的油漆桶和刷子,为难的看着猪圈里不想被刷上油漆的小猪。
爷爷只有又一次去求助自己的弟妹。这一次真相大白!
原来,佩奇不是一只真猪,而是动画片里的虚拟形象!经过了一波三折之后,终于,爷爷对佩奇有了一个大致的认知。
爷爷三番几次询问弟妹,佩奇的具体样子。他想按照弟妹的描述,凭借自己的双手,做一个佩奇给孙子。
04、祖孙三代一起过年
有一天,熟睡中的爷爷,被窗外的鞭炮声吵醒,他意识到快过年了。
爷爷一个人在家,孤孤单单,清扫院子,包饺子。
他又一次爬到了村里信号最好的山头,掏出自己破旧的电话,再次打给儿子,询问何时带孙子回家过年。
那边传来的回答是:不回来了。
爷爷一个人落寞的站在山头,孤孤单单地从乡间小路走回家。
突然,一辆小汽车由远及近,停在爷爷身边。原来是爷爷的儿子来接他进城过年!
过年当天,全家一起吃年夜饭,在众人的惊讶中,爷爷拿出了亲手制作的佩奇,闪瞎了众人的眼,赢得了孙子的心。故事的结尾,是一个阖家团圆、温馨和谐的结局。
05、留守老人的真实生活
小编素来比较理性,然而这仅仅几分钟的短片,却让小编看得泪流满面。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短片中这样的留守老人有很多很多。
他们的村子,通常闭塞而落后。
他们的生活,通常冷清而孤独。
他们的情感,通常内敛而深刻。
自从儿女离开村子,奔向外面广阔的世界,村子里的老人们,就开始了漫长的留守生活。
一年之中,和儿女只能见一面,是留守老人的常态。只有过年期间,能和儿女相聚短短的几日。
最终,在村子里,孤独的面对自己的老去,甚至,默默的在乡下老宅中死去,这是很多留守老人最终的结局。
06《啥是佩奇》爆火的秘密
《啥是佩奇》与大多数宣传片截然不同。
这是一个很老套的剧本,很低配的制作,高龄低颜的群众演员,毫无名气的路人演员,但却能戳中人心,击中泪点。
当真是“低配的制作,顶配的真情”!
《啥是佩奇》爆火的秘密,就在于它有极强的共情性,平淡的情节中,自然而然的展现了老人对儿孙无私的爱,和源源不断的牵挂。
同时,千千万万异乡漂泊的年轻人,在看过这部短片后,心中激发起对于自家留守老人的愧疚和思念。
07、真实经历
我的姥姥,也是一位农村留守老人。老人家做了一辈子农民,早已习惯了田间地头的生活,对城市里的钢筋水泥根本无法适应。每年,姥姥的儿女们都会一起回去看她。
后来,姥姥得了糖尿病,在电话里跟我说:“清清啊,以后我要戒糖了。”
我说:“那我以后,就把给你买的糕点,都换成无糖的。这次过年,我给你买几盒木糖醇饼干。”
可是,还没等到过年,就传来了噩耗,姥姥永远地离开了!
木糖醇饼干已经买好了,可是,还没来得及吃到她嘴里,她就先离开了,我再也听不到那个小老太太熟悉的唠叨了!
至今为止,姥姥去世已有几年,但此时此刻,小编写下这段文字时,依然忍不住眼中的泪水。
08、孤独的守望者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你家有留守老人吗?
你能想象逢年过节,留守老人的孤独,和对儿孙的期盼吗?
快过年了,如果你也是离家在外,如果你的祖辈或父辈也在农村留守,小编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尽量早点回家,多陪陪他们。
你的世界,或许很大很热闹;而他们的生活,往往伴随着孤单,甚至凄凉。
你与他们,只有这一世做亲人的缘分。人和人之间,是见一面少一面的,更何况他们已不再年轻。
当你冲向广阔的,展翅高飞,请别忘了回头看看,来时的路上,还有人,在孤独无助地守望着,等待着,与你团聚。
文章中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