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完成的那一年秋收秋种过后,水泉凹小学又开学了,我背着母亲亲手为我做的土布书包,里面装着诸如石笔、石板,算盘,毛笔,研盘等一些零零碎碎的学习用品,蹦蹦跳跳来到了学校。
一进校门我发现校园院子里变了,堂屋的孔子牌位还在那里,但上面却盖上了一块黄稠子;东屋成了村里的供销社,不时会有大人们出出进进;西屋还是老样子,里面放着学校的一些杂乱无章的旧物品。
我只是扫了几眼,就直接走进了南屋的教室里了。学校依然不分年级,同学们仍然都挤在这里。新来比我年龄小的几个同学,也都已经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了。我一进教室,不知怎的,突然有了一种老资格的感觉,他们的眼睛齐刷刷都盯上了我时,我倒觉得很不自然了。
我刚刚坐在座位上,还没有定下神来,老师就从里屋里走了出来,老师站在讲台上第一句就说:“我是新来的,以后我给你们上课。”同学们静雅雅听着,没有一个交头接耳。
但我的内心却翻江倒海了,这不就是冶底村的方道士方先生吗?他怎么变成了我的老师?我翻来覆去想着这个问题。我思绪又回到了冶底村姥姥家。在那里我多次看到的他,是一位道帽道袍,道帽岸然,一身仙气非常神秘兮兮的仙;而现在站在讲台的他,却变成了这样活脱脱的一个带有一身文人气息的乡下普通人。
新来的方老师提来了一捆新课本,每人一册,上面印着晋冀鲁豫边区发行。上面的字我都能认识,就在这里的这间旧学堂,我死记硬背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还有一堆诗歌民谣什么的,新课本上的字对我来说是只能算是小菜一碟。
老师没有讲课本,他在黑板用粉笔写上1、2、3、4、5、6、7、8、9几个洋码字,教大家认识,这下难住我了。老师要求死记硬背下来,牢牢记住,明天还要默写。
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一边默默念叨着这几个洋码字,一边得意洋洋观赏着水泉凹村土地改革后的丰收秋色。你看,家家户户窗户外面挂满了的是红红的辣椒串和黄黄的玉米棒,窗台上堆着的都是五颜六色的丰收果实。
但我一回家劈头盖脑地问母亲第一件事情却是方老师,母亲说,她早知道了,“方道士还俗了,也结婚成家了,他娶的就是抗日前几年已经牺牲了的冶底村民兵队长的遗孀,他们一起都已经搬进了旗杆院的西院子里了。”
我默默在想着,土地改革真不得了啊,不仅仅改变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还改变了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