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学校专业的选择方法
1.本科专业的选择标准
①是否为国家重点学科;
②是否为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优势专业:
③是否具有一级学科博士点;
④依据就业率水平判断:
2.高职(专科)专业的选择标准
①是否为国家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②是否为国家精品专业;
③是否有国家实训基地。
为什么选择专业非常重要?
现状:a.一项调查显示,80%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长,未来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也不了解社会上对人才的要求标准以及有多少职业类型等,很多学生的想法是“上大学再说”。b.在现实生活中,高考选报志愿由于对专业和职业缺乏了解,不少学生和家长主要考虑录取因素,而对学生的性格、兴趣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致使学生不喜欢所学的专业,这是一部分大学生不爱读书的根本原因,也是导致就业难和学非所用的直接原因。c.选专业更多还是家长在考虑,很多家长一味追求热门专业。d.高达52%的被调查者(大学生)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次机会,我会选择另外一个专业”,有334%的人希望在原来所学专业基础上再学第二专业,只有14%的人对当年的选择不后悔。
专业无所谓好坏,只要考生感兴趣,符合自己的个性特点,能够发挥其所长的专业,就是适合考生的好专业。勤学者不如好学者,好学者不如乐学者。兴趣是一个人的老师,将专业选择和个人兴趣相结合,才能激发出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最终在所学领域内有所建树。如果单从就业的角度去选择专业,学习动力和工作热情就不会很高,也很难在这个行业做出成绩。考生选择的专业要尽可能体现自己的优势,这样才能如鱼得水,不仅学习过程较为轻松,还有利于以后的职业发展。相反,则可能导致因为对所选专业没有兴趣,学起来不认真,半路辍学或者即使勉强毕业,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上也是表现平平。例如,对数字不“感冒”的考生如果选择了会计、金融等对数学要求较高的专业,学习过程可能就比较吃力,毕业后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意愿也不大。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论考生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选择了什么专业,只要学好了,都是有前途的。其实各行都缺人才,但不缺人力。有些媒体公布了一些薪酬诱人的职业,比如同声传译、保险精算师。选择专业不能只盯着这些职业光鲜的薪水,要理性了解这些职业的另一面。就同声传译来说,虽然学习外语专业的学生很多,但是否能达到同声传译的水平,不仅要靠考生的天分,更多的是持久的实践和积累。对于精算师,要求就更高,一个业务覆盖全国范围的保险公司,可能公司总部只需要几位精算师就够了。
考生如何选择自己心仪的专业?
①结合考生的兴趣和潜能优势选专业浓厚的兴趣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每个人的兴趣点不一样,直接影响了他们将来上大学对所学的专业的兴趣。一般来说,外向的人更适合选择能够充分发挥自己行动能力和积极性的专业,例如,管理、法律、经济、市场营销等,内向的人更适合选择能够发挥自己的计划性、敏感性、逻辑性的职业,例如,研发人员、会计、技术人员等。②详细了解专业特点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最好对所有填报的学校和专业有一个完整清楚的了解,不能盲目去报,更不能“听名字不错”就胡乱填报。一定要认真了解专业的研究范围、历史沿革,是否为重点学科,是否具有硕士点和博士点,有哪些名师;此外,还要了解该专业的招生计划,过去几年的录取情况以及就业领域、就业率等,有了基本的、全面的认识以后再选择专业。有关这方面的内容,考生和家长可以参照本书的后续章节进行了解。
③专业填报要有梯度在以往录取中,有的考生成绩高于他所报志愿的最低录取分数,但未被录取,原因是所填的几个专业录取分数线都比较接近,又不愿接受专业调剂。因此,填报专业,一定要注意学校政策,是否有级差分等,其次要有梯度。
④掌握专业录取规则在每年各高校公布的招生章程里,都会预先告知专业录取规则。女如有的院校专业间设有级差分,有的院校是按专业大类招生等。若采用“专业级差分”的办法,考生的成绩如果未达到其所填报的第一志愿专业的录取分数,总分就要减去一定分值与第二志愿的考生排队录取;若第二志愿仍不能录取,则再减去一定分值参与第三志愿的排序,以此类推。如果不了解这种规则,就很容易出现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