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说话让别人不敢相信,可能是出于欺诈,也可能是出于浮夸,还可能是出于无知。如果无知也算一种过错的话,那么不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过错总是出在说话人自身,听话的人是“受害者”。
可是,现在反过来了。一个人说话让别人不敢相信,不是因为我们知道他是骗子、炮将或者愚夫,而是因为我们担心他是骗子、炮将或者愚夫。我们当然知道世人并不全都是这三类人,但是我们不太敢相信自己的运气。
这实在不能不令人灰心。于是人们愤愤然于人心之不古,大发思古之幽情,似乎是只有我们这个时代才败坏了我们优良而悠久的道德,而我们的祖宗们都是谦谦君子,从不这样似的。
《论语·公冶长》:“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意思是说,孔子一开始也愿意相信别人都是言行一致的,但是后来就学了乖,不再轻易相信别人说的话,而是要考察一番,看看他的所行是不是真的跟他说的一样。
幸亏宰予大白天睡觉,让我们得以听闻孔子此叹。孔子的时代应该算是很古了吧?他老人家尚有此叹,可见我们今天的人心很古。如果不想古到文武周公甲骨文的年代去,厚古薄今是不是也该停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