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系友聚会,因一位老师从广州来深工作了,召集了十来个同学,在校园里聚聚吃了个饭。
我晚到了,错过了逛校园环节,直接到了餐桌,有6位是认识的,其他人不认识或者不熟,全程表现低调。后来加了老师微信,并发了信息,老师回复还是像以前那样沉默如金啊。饭后离场时,有个师兄也说我挺低调。这确实戳到点子上了,对这种多人的场合,我确实放不开,有点手足无措,只能当个旁观者倾听者,当了一回典型的社恐人。找找理由的话,可能也是因为老师在上,是尊敬的人,多数是师兄师姐,自己敬陪末座,只能低调应和。
记得十多年前校园生活时,老师是做党务方面工作的,跟我们接触不多,上过一次讲座,内容是中国人的儒释道,讲的具体内容忘了,但觉得很丰富,印象挺深,大概是说中国人骨子里儒释道精神兼具,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时候,会有不同的精神心态,这样精神世界就能自洽圆满。
说回来,不管社不社恐,自己过得去,自洽了就行,也不用管别人怎么说吧,总不能也不会学者别人怎么唱歌献才艺吧。确实喜欢自己看看书追追就剧什么的,包括投入工作,写写材料也是最好独处的环境。做什么、说什么,能周延、能周到当然最好,没有也不强求,表现自己的本真本色就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