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三线博物馆心得体会

2023年2月25日,为重温党的光辉历史,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励支部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我与第一党支部的党员同事到都匀三线博物馆,参加“重温‘三线’故事·传承‘三线’精神”红色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因为涉及国家机密乃至中苏交恶与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建设者们都不了解“三线建设”的真正意义。实质上三线建设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家的一项重大决策,所谓三线,是按我国地理区位来划分:沿海为一线,中部地区为二线,大后方为三线。

一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三线博物馆”几个大字构成的建筑物,看着巨大的石刻雕像,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革命前辈们面对荒芜的小山和贫瘠的土地,那开山平荒、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那百折不挠的坚定革命信仰和崇高的奉献精神。通过解说员的讲解,我们就像是历史的见证者一样,见证三线建设的革命前辈们在历时17年的大三线建设中,数百万建设者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三线建设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和价值追求。我们就像那段艰苦岁月的见证者,见证了他们如何在艰苦的条件下遇山开山、遇水架桥,克服一切建成我国的战略后方基地。

通过参观博物馆,三线精神已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底,历史的长河永不停息,星移斗转也在不断变迁,而三线精神永不褪色,它将一直站在时代画卷的位置上散发不朽的光芒。同时,作为党员干部的我,也深刻的意识到肩上担负着的这一份精神传承,要敢于担当、敢于作为,进一步提升干事创业的本领,更要有刻苦奋斗、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只有做一个敢担当敢作为者,才不辜负党和人民群众对新时代年轻干部的基本要求和殷切期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好的学识和风景一定在路上。 今年暑假的时候,带娃参观了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 该馆位于贵州省六...
    桐馨悦阅读 4,223评论 7 30
  • 告别了元谋爸爸同学一家,我们继续向西行进。越往西,风景越美,只见高山一座接一座,峡谷一条接一条,不知不觉之...
    无痕_f790阅读 10,350评论 1 2
  •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我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
    小飞侠_6ec3阅读 3,652评论 0 3
  • 建川博物馆全称为成都市建川博物馆聚落,由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创建,位于中国博物馆小镇——大邑县安仁镇,占地500亩,...
    宇枭阅读 8,175评论 0 2
  • 2013年清明节期间,我第一次来到安康市区,就开始寻找那里的博物馆。正如它的名字“藏一角”一样,这座市级博物...
    申威隆I关中拍客阅读 2,60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