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久前,我订阅了李笑来老师在得到APP上的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认真阅读每篇文章之后,我还会仔细地看后面的留言,从多个角度了解下这篇文章。“自古评论出人才”嘛!
后来看到某篇文章后的一个留言,说自己订阅了很多付费专栏,知识领域的跨度也比较大。本想着能快速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实用技能,但后来发现,每天光是阅读这些专栏就要花很长时间,更不用说去理解、消化了,最后搞得自己很疲惫。
我特别能理解留言者的苦恼。自己花钱购买了这些专栏,不看吧,钱都浪费了(基本上每个专栏订阅费99元-199元不等),心有不甘;看吧,时间和精力实在有限,每天刨去吃饭、睡觉、上班/上学、通勤、娱乐等活动,能够用来充电的时间实在少的可怜。于是就采取折中的办法,每天像完成任务一样,快速浏览完订阅的专栏,不管消没消化,最起码自己看了,心里就有了安慰:钱总算没白花。
2
托朋友的福,我加入了一个分享群。群内小伙伴们订阅了不同的专栏,可以分享,但是阅读名额是有限的,需要抢读。大家每天分享一两篇自己订阅的文章,和其他小伙伴互通有无。
我觉得这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自己省了钱,学到的知识却增加了。但是一段时间之后,我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文章往往被分享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以为名额都被抢光了,但是等点进去一看,自己竟然排在前几名,有时甚至是第一名。
也就是说,很多人只分享了文章,却对其他人的分享“视而不见”。也许是因为没兴趣吧,有时候我看到标题不感兴趣,也不会打开去读;也许是因为忙;也许是他们在我读过之后又读的,只是我没有看到而已。
这些情况都有可能,而且我自己也并没有做到每篇必读,所以阅读量的问题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我还是忍不住想,这和那位留言者订阅很多专栏却没时间看,不是一样的道理吗?
3
大概从去年开始,“知识付费”就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给内容分享者带来名气和收入的同时,也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更多渠道和方式。现在很多需要付费的学习平台越来越流行,如得到、微课、社群、值乎、分答、在行等等。
个人觉得这是好事儿,说明大家都开始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愿意自觉地去学习一些新东西。而且有些微课、分答甚至专栏费用并不高,如果真的有时间去听听读读,还是挺能涨姿势的。
但很多人一时冲动,买了很多专栏,觉得这个也好,那个也有用,还有人每天在各个学习平台转悠,觉得看到了就是赚到了。
是,这些专栏都很有用,对人的思维都很有启发,但你囫囵吞枣地读了一遍就变成你自己的思想了吗?你付费了就真的获得了知识吗?
4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一篇文章我们能认真地从头读到尾,看到有用的地方记录下来,思考一番,就要花费不少时间,更不用提每天要看很多篇干货了。
你订阅了那么多付费知识专栏,每篇文章真的都读了吗?即使读了,真的理解了吗?思考了吗?没有理解和思考,再好的知识也是别人的,不是你的。
贪多嚼不烂的道理我们都懂,但这种错误我们却一直在犯。花钱买了很多“知识”,看似非常努力,实则没有明确的目标,把原本可以在某个领域深耕的时间慢慢浪费掉了。
5
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中,李笑来老师一直强调的都是提高注意力,专注于自己的目标才能更好地锻炼自己的思维,提升自己。俞敏洪老师也讲,“坚持深耕,抓住机遇,可能是能够做成事业的重要条件”。
所以,我们不要被知识付费蒙蔽了双眼。在为某种知识付费前,问问自己现阶段真正想学的东西是什么。带着专注和思考去学习,还怕知识不是你的吗?
结尾附上俞敏洪老师对于深耕的理解,你我共勉。
深耕,是在理解业务发展和机遇的前提之下的全心努力,是在关注世界变革前提下的灵活布局,是在前瞻眼光下的战略思维。
-----摘自俞老师公众号“老俞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