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收到老师群发信息:国庆假期,要做到“树立一种意识,强化两个目标,落实三个要点”。班主任已经召开主题班会课进行思想动员。希望家长做好引导和督促,为孩子们取得中考胜利保驾护航。
接着班级微信群开始热闹起来,班委发了相关文档,班主任也提醒大家,国庆回来后迎来初三第一次大考,很重要,暑假过得太轻松,开学测试班平均成绩排到年级倒数第二,要努力追赶。我在群里发言表扬女儿,说女儿已经有了紧迫感。老师也回复,昨晚跟女儿聊了下,感觉还可以。我马上感谢老师,对老师的辛苦工作表示谢意,顺便提下女儿学习上有阻力,还需要多多鼓励。家长们都聊到自己孩子在家的情况,发出来的都是不好的方面,老师也一一点评了在学校的表现,先说好再补充不足。庆幸自己学习了课程,知道该如何跟老师沟通,多说孩子的好,多感谢老师,认可老师的辛苦。
班主任老师对学霸同学的评价是: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大家羡慕的对象。学霸妈妈的答复非常赞:谢谢老师的赞赏,她也有很多不足,我会慢慢努力。妈妈的答复简单明确,尤其最后一句“我会慢慢努力”,是啊,不要给老师太大压力,不要期望老师能特别关注和帮助孩子,妈妈的努力才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
接下来,班委还把教室重新布置的照片发了出来,前后左右都贴上了努力,奋斗的标语,能感觉到初三的紧迫感,也更能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压力。以后回家,要多鼓励和肯定,也要多让孩子放松,劳逸结合。
这几天学习,对跟老师的沟通交流有了新的认识。之前总觉得自己跟老师沟通不够,所以老师对孩子也不太关注,希望通过交流,甚至是送点小礼物,能让老师给孩子多些鼓励和肯定,这样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但仔细想想,老师同时面对40多个学生,如果孩子本身表现并不突出,或者是孩子没有太大进步,老师又怎么做得到处处关注呢?我们一对一地对着孩子,都不能做到时时发现孩子的进步,尤其是孩子的细微亮点,又怎么能把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呢?应该是家长多努力,慢慢让孩子走上正轨,孩子慢慢有了进步,老师自然会多鼓励和肯定。
投射女儿国庆七天长假能合理安排,劳逸结合,做好学习计划,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