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赋能班#第三次课第一周作业1
【R 原文片段】阅读《习惯的力量》203、205、207页相应自然段
【I 自行重述】
这个片段是以一首之前名不见经传的歌曲《嘿呀!》为例,解析了电台如何“帮助”听众逐渐养成听一首一开始可能根本就不喜欢的新歌的习惯。
电台采用的方法是:在人们喜欢的老歌、流行歌的循环播放当中插播一曲新歌,而不是直接反复播放这首新歌。
习惯回路告诉我们:当耳朵无意中接收到外来音乐,觉得还蛮熟悉、很亲切,不由自主跟着哼唱几句,就获得一种愉悦、满足感。
《嘿呀!》这首歌是根据“主打歌科学”,也就是业内对于流行曲调元素等长期统计分析研究确认铁定会火的,但在人们还没养成像其他熟悉歌曲一样听它的习惯之前,不可能被强行植入人脑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人们以听到这首该死的歌就立马换台!人脑抗拒一切因外界不确定、不熟悉事物带来的精力消耗。
通过把新歌夹杂到老歌之中,慢慢让人脑偷懒下来,对旧的听歌习惯中偶尔、时不时(直到经常、总是)冒出一点新习惯渐渐接纳。
而基督教青年会出于提升组织竞争力,吸引并留住更多会员,想提倡大家健身,也同样是强迫人们养成一种新习惯,那么同理更该遵循把它掩藏到旧习惯(比如创造一种满足会员本就习以为常的社交需求)之中方能凑效。
在同类书籍《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微习惯》当中也提出,新习惯的养成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开始大约一周的“反抗期”,一定要将目标计划设置成“婴儿学步”的“微习惯”形式才能成功,好比:一个俯卧撑、翻阅几页书之类,想必原理就在于此。
【A2 未来行动】
为了根治我每天中午、晚上下班拖拉、最后一个到食堂吃饭的恶疾,我打算养成提前5分钟关闭文档、PPT或电脑的小习惯,根据前述道理,我得首先练就在工间习惯连续久坐的过程中,时不时中断手头工作,做到一两次起身喝水、闲聊、离开电脑走动。
当类似一个番茄钟后我会不假思索用休息放松奖励自己的时候,我准时关机收工的习惯才会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