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昨天第一次相遇的美好回忆,我期待着今天的第二堂课能够更加顺利展开。
当我带着昨晚熬夜做好的课件U盘,拿着教材和教案满怀期望地走进教室时,确实不负所望,迎接我的是孩子们期盼的眼神和热情的掌声。
我们的第一堂课是关于小数除法的,主题是精打细算。为了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我设计了一个名为“小小理财家”的活动,旨在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刚开始,孩子们都兴致勃勃地翻开书本,期待着这节课的新奇与刺激。然而,当他们遇到第一个例题时,情况开始变得困难。大多数学生都被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难住了,他们脸上露出了窘迫和尴尬的表情。无论我怎样解释和鼓励,孩子们依旧带着冷漠的眼神。
这时,坐在最前排的一个个子较小的学生小杰轻声告诉我他不明白这道题目。我感到内心一阵痛楚和无助。于是,我试着提出了一些简单的乘法口算题来帮助他们理解,然而令我沮丧的是,只有约一半的同学举起了手。这让我意识到,五年级的学生连乘法口诀都没有熟练掌握,那又怎么能进行复杂的运算呢?
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我决定放下粉笔,走下讲台,与孩子们坐在一起聊天。通过近距离接触,我才真正了解到他们背后的困境。他们放学后需要去帮助家人干农活、做家务事,回到家已经疲惫不堪,再也没有力气去完成作业。他们所处的家庭条件本就有限,爷爷奶奶也无法给予足够的帮助和支持。
我陷入了深思,开始理解了张校长对孩子们的学习情况的头痛与无奈。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情况,解决问题,我决定进行家访,直接与他们的家长交流。
第二天一早,我与张校长一同踏上了家访之路。我们首先来到了小杰的家,进门后立刻映入眼帘的是小杰的床,上面堆满了散乱的陈旧衣物,桌子上摆放着几个未洗的碗杯,静静地等待主人回来处理。院子里鸡屎和鸭屎到处可见,透露出一片杂乱与混乱的场景。
这样的环境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小杰常常独自面对学习和生活的困境。他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为生计而奔波,无法在他身边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小杰不得不独立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在还不足以承担的责任下黯然成长。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还遇到了一个名叫小芳的学生。令人心疼的是,她的父母也不在家,而她却需要承担起照顾年迈的奶奶的责任。奶奶由于身体不便,生活不能自理,对日常生活无法自理。因此,每天放学后,小芳要买菜做饭、喂鸡,还要负责帮奶奶擦洗身体。
小芳的处境令人感到心痛。她在本该无忧无虑的年纪,却要背负起成年人的责任。这样的家庭环境让她不得不提前面临成熟和承担责任的考验。尽管她还是个学生,但她已经在默默地承担着家庭的重任,并且以勇敢和坚强的态度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在几次家访中,我惊讶地发现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一半的学生对上学和写作业不感兴趣,甚至对他们的老师也没有好感。与校长交谈后,我意识到大信学校的教师队伍素质存在明显的滞后。有些老师因为学科知识不足,无法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必要的知识。更令人烦恼的是,一些教师缺乏启发和激励学生的方法,导致学生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此外,还有一部分教师由于学科知识薄弱和教学方法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这样的问题让我深感担忧。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导师,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绩。然而,如果教师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学校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发展,确保他们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创造积极有趣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潜力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