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妈妈买鞋的时候喜欢买大一号的鞋子,因为我们可以多穿一个季度;买衣物也都喜欢买大的,因为我们长得太快。所以总是会发现我们穿的衣服总是不合体,要么太大,要么太紧,但是家长总是想着如果能多穿一次就多穿一次。
当我开始给我的孩子买衣服的时候,我也秉承了这个特点,给孩子买了长长的裤子,然后将长的部分折起来,预备第二年再放下来,估计就可以多穿一季。等第二季拿出来穿的时候才真正意识到其实这样的做法是没有用的,因为折的部分也已经磨得不行,放下来之后孩子穿上依然觉得裤子短,还是需要买新的。所以后来就开始买合体的衣服,穿小了可以洗干净了送给需要的亲朋好友,俗语中也经常说孩子要“吃百家饭,穿百家衣”,会更加健康成长。所以也就不再计较了。
现在买衣服经常是在网上淘,孩子淘好了将链接发给我,我只需要付账就可以了。所以花钱的方式多样化之后,发现我的支出总是显著大于收入。加上信用卡的使用,会使得购物时的幸福和还款时的痛苦成正比例变化。
《一个购物狂的自白》的女主角丽贝卡的消费欲望如大海一般宽广,当她看到漂亮的包包时欣赏和渴望的眼神,当她摸着手感非常柔软的围巾时内心的狂热,在荧幕上呈现的淋漓尽致。她喜欢购物,喜欢将那些漂亮的喜欢的想要的商品拥入怀中的感觉,所以习惯了用不同的信用卡付账满足自己的欲望,却经常陷入信用卡债务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因为信用债权人的追账,让她在事业正蓬勃发展的当口,被爆料出个人的消费信用问题。这让她无地自容,因为她的工作刚好与金融相关,她在写系列的信用卡使用和消费观念的文章,受到了无数人的好评。她痛定思痛,决定开始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消费。
然而,想象过于美好,而现实中的丽贝卡却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哪怕她将自己的信用卡冻在冰块里,当她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她用力地砸碎冰块,还是想要买买买。哪怕她参加消费控制团体要治疗自己的过度消费欲望,当她站在橱窗前,看着里面漂亮的衣服的时候她还是忍不住自己的购物欲望。
虽然这个电影的结局非常好,丽贝卡不仅仅控制住了自己的购物欲望,而且找到了自己的白马王子,一切圆满结局。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的实际是有些买买买的人哪怕自己的生活已陷入困窘,依然毫无警醒地消费。一位15岁的孩子给网红打赏花掉家庭的所有积蓄;一位三十多岁的女性买的衣物和鞋子家里竟然无处可放;一位28岁的女孩子因为信用卡刷爆自己实在无力偿还竟然选择跳楼自杀。
在街上看到想吃的棉花糖,孩子会默默地盯着久久不愿离开,在橱窗里看到想要买的大衣和包包,成人也会渴望地看着久久不想离开。人都有需要,更有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可能就出来的欲望,而欲望的后面,可能是我们永远无法满足的渴望。
购物,刷卡,拥有我们想要的物质,会让我们的身体产生兴奋和愉悦的感觉,而用这些我们拥有的物质打造和享受我们的生活,则是我们更想拥有的生活。所以现在的社会中购物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而是否能够改变我们的购物习惯,降低我们的欲望到自己消费的合理水平,不在于有没有控制的方法,而在于在什么时候,有什么样的事情让我们开始痛定思痛,选择开始改变。
看完这个电影,我们会更加明确一个问题:我们的很多不良行为,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是我们不想做。“有志者事竟成”的背后,是我们的内心究竟有没有因为我们遇到的问题而愿意改变的信念,选择改变,就会改变;选择不变,无论我们学习到多少的技能法子,终究也无法功德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