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巴士
等车的时候和妞儿视频,妞感兴趣的是大巴士,看着一辆一辆行驶过去的巴士,妞儿发出惊喜的声音:又一辆巴士!又一辆巴士!好大好多的巴士!门开了,门关了,巴士走了!切换到妈妈镜头,妞儿还忍不住喊,巴士巴士!看巴士!
晚上视频。妞儿看见宝哥,又是眉开眼笑,宝得(哥)…宝得(哥)…宝哥拿出来红黄两辆小车给妞看,妞儿又是开心一乐,嗯,小车,小车…宝哥问西米什么时候回来,说想西米了…妈妈和宝哥说下个月底就回来啦!宝哥说这么晚啊!那我都过完生日了…妈妈和宝哥说,也很快,十一放七天假,等你从爷爷家回来都已经7、8号了,再过两周多点西米就回来啦!
晚饭后宝哥让陪一起玩,我们一起玩斗地主和跑的快,难得今天运气好,赢了几局,有一局牌好的很,大王小王、三个二,好牌成对…哈哈…宝哥也赢了一局,兴奋的就像得了冠军一样!哈哈哈…
不开心的事情就是 姥爷最近闪了腰,要修养一段时间,但是家里有孩子也不能好好休息…父母生病、子女牵挂,但是距离遥远,鞭长莫及…“父母在不远游”可是年轻的时候我们大部分远离家庭,去看不同风景和世界,结婚生子后才知道一些道理…
父母课程
两天的品牌课结束了,为陈冠教授渊博的知识以及启发式、与时俱进式教学方式折服。
教授提及:学校教育存在某种程度的不足,很多实用学科在学校都没开立。例如关于如何做父母的学科。为人父母,不学如何做父母的课程,就着手教育孩子,社会上每天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悲剧事件以及孩子成长发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否很多都可以避免?
教授讲过一则真实案例:有位女学生一直有自杀倾向,割了三次腕,幸亏每次都被抢救过来。但是这名女学生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不时萌发自杀意识。学校有位非常知名的心理学教授,教授亲自出马来了解情况,很快就知道了问题所在,不是在女生身上而是在她妈妈身上。原来在她妈妈怀孕的时候,不想要这个孩子,做了三次流产手术要打掉这个孩子,可是最终孩子没能打掉,不得不生了下来。在婴儿时期的潜意识里已经知道自己不被妈妈认可,不被世界接纳,得不到妈妈的爱…所以不断萌发自杀意识。
孩子很神奇,天生与母亲有纽带联系。
生物学界也有这样一个案例:小鸡有“印记反应”,当它破壳而出之后,第一眼看到的是谁,它认为这个人就是它的亲人了。这个人即使在一群人当中,小鸡也能找出来。所谓的“印记效应”,就好比人把自己的藏书章印在新书上一样,只要那么一按,这本书和藏书者之间就有了一种割不断的的关系了。实际上,在小鸡破壳而出的那一刻,也被烙下了一个印记,只不过这个印记您在小鸡身体的哪个部位都没法找到。因为它是被刻在脑海里的心理烙印,学术专有名词叫做“印记效应”。人看到运动的物体,运动的物体也会印刻在人的脑子里。同样,活动的物体——不论是活动的鸡,还是活动的人,甚至是活动的机器娃娃,都可能印刻在刚出世的小鸡脑海里。小鸡就会跟定眼前的这个活物,就好比是跟定了母亲,也就等同于跟定安全了。这种“印记效应”是大大有利于小鸡生存的行为,是小鸡的本能反应。对于一只小鸡来说,在它出世的第一天,印记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听交响乐,第二次听到《自新大陆》德沃夏克。第一次是听大V店孙路弘老师讲课提及,如今陈冠教授再次说起这首交响乐的名字,很熟悉的感觉。
为人父为人母,至少有一方需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课程。在追求身体愉悦的时候考虑是否想要孩子?不要等孩子出生后变成没人管的孩子!很幸运,现在在接触教育学方面,期待自己能有更透彻的理解。
很难得遇到一位老师说,我是非常喜欢教学。因为极致喜欢,所以与众不同。一门课程如何教?怎样教?教了后受众有怎样的启发与联想?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老师直言说一流大学、二流大学、三流大学的学生有着本质不同,高考淘金沥沙确实学生也分了很多种,在对事情的接受、理解方面明显不同。一流大学的学生在对事物的反映上以及回答问题的思维上明显会包含很多内容。就北大清华人大来说,一般来讲,一二名学生进北大清华,三四名学生进人大。但有一点不可忽视,一二名学生因为经常考第一,在遇挫折和失败时候,心理承受能力一般情况下反倒不如排名三四的学生。所以很多事情都各有利弊吧!
教授说自己一生三个愿望:
1、讲好一门课:(已实现,目前为止没有学生说不好)
2、开一家书院,与中国文化结合(实践部分,未完全实现)
3、可持续性公益(目前资助一家民乐残疾人乐队六年。这支乐队参加多次国内外重要场合演出,已多次获奖)
课程讲了很多内容,摘取部分与教育有关部分。
思考自己。我的愿望在大方向上和教授有一些共同之处,也希望自己能够用心实践并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