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邹憬、王盛元《论语通解》为通解,综合参考杨伯峻《论语译注》,新编诸子集成之《论语集释》,南怀瑾《论语别裁》,《四书章句集注》
原文: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通解:
林放问孔子礼的本质是什么。孔子说:“你问的问题意义太重大啦!就礼仪而言,与其奢侈,宁可节俭;就办丧事而言,与其仪文周到,不如心中真正悲痛。”
笔记:
林放,春秋时鲁人,应该也是比较有名的学者。有说是殷比干的后人隐居在泰山,教导当地居民礼乐,即使不是孔子的门人,但也可以说是受孔子影响的人。也有说法是林放是季氏的家臣,替季氏看守管理泰山的。大概泰山是季氏的势力范围。不管怎么说,这位先生是对礼有研究的。
可以肯定一点,春秋时期,不管怎么礼乐崩坏,社会上还是有礼的,比如,八佾还有人会舞,雍也有人唱。但是,这时的礼已经变质了,已经不分场合了,而且这种不分场合不是不知道该怎么用,而是蓄意无礼的僭越。
本来,礼是一种质大于形的仪式。由于时间的久远,统治者的刻意愚民,以及当权者蓄意张扬自己的权威,到春秋时,礼,已经变成了偏离甚至是背离原来本质的一种繁文缛节的形式。老百姓,或者一般的官僚,甚至是表演者,他们看到、演出八佾时,只是觉得这个舞很好看,雍这个曲子很好听。贵族出巡或者战胜归来,或者在宴会时,舞起八佾,大家都觉得这好隆重。丧事、祭祀时,连个步伐都不走错,音乐没有一个音符出错的。这样大家都觉得,这就是礼啊,这些人真的有礼数,讲礼啊。可是大家都不知道,八佾那是天子才能用的!丧事、祭祀后,走完步伐,演奏完丧乐、祭乐,转身就是酒肉奢靡,无比的欢快享受。
这时林放就有疑问了?只要各种形式做足了就是有“礼”了吗?礼的根本是什么呢?
礼,也就是“理”,天理,情理。不仅仅外在形式要合乎天理、情理,更重要的是,行“礼”者的内心也要怀着天理、情理之心。从这节来看,孔子的儒学其实是很包容变通的。
儒家的仁、礼,讲心、讲情,而对外在形式相对不那么严苛,本来是很好的事情,但是毕竟人的内心是难以看出来的。所以后世的儒家道学或者严苛外在形式,搞的有心无力的人苦不堪言,又或者是妄作诛心之论,让人骑虎难下。当然那些道学也根本算不上是儒家的正统君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