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坚持下去,养成一个习惯,每天坚持写作。
坚持,很简单的两个字,可做起来却是非常难,往往三五分钟的热度,过去了就忘了。
人每天总有很多事情要忙,又有很多突发事件,于是心里那些不太重要的事情就会被迫往后推,直到躺床上了,想起哎呀今天的事情没有做完,算了明天做吧,于是日复一日…
有研究表明,人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不知道21天能不能养成写作的习惯呢?
我是挺喜欢写作这个事儿的,可是每天拥有超越它的事情,比如日常琐事,比如玩游戏,看电视等,总想着这局游戏完了再写,慢慢的就忘了,或者说是刚开始的灵感消失了,突然就写不出来了。
养成每天玩游戏的习惯好简单,可养成每天学习写作的习惯却有点难,希望自己能坚持下去。
以前遇到事总能随手写些什么,可现在,遇到什么事情或者感悟,总是提笔忘词,翻开文档发愣老半天,一个字也没有,实在想不出什么说辞,这也许就是能力的退化吧。
之前在微博上有个说法,是读书多的人和一般人有什么不一样,当你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和夕阳时,激动、感动、震撼等心理活动一大堆,一般人只会说“(⊙o⊙)哇,这夕阳太好看了!”再想不出更多的称赞描述之语,而有文化的人能说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等。
一种拽文咬字的高深感,而非不懂装懂的假斯文,这二者是有区别的,有文字底蕴的人,有文化底蕴的人,说出的话总是让人半知半解,当你全部理解之后,又会觉得太应情应景,比简单粗暴的一句好美,好壮观要来的形象的多,让人觉得就是这一句话,多一个字太多,少一个字不够。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是这样写的:
儿子写日记 : “夜深了,妈妈在打麻将,爸爸在上网……”
爸爸检查时,很不满意地说 : “日记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 !”孩子马上修改为 :“夜深了,妈妈在赌钱,爸爸在网恋……”
爸爸更不满了,愤怒地说 : " 一定要提倡正能量,以正面为主!”孩子再修改为 : " 夜深了,妈妈在研究经济,爸爸在研究互联网+生活……"
爸爸看后说,这还差不多,但深度不够,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后你长大了成了硕士研究生,你就知道应该怎么写了:“妈妈在研究信息不对称状态下的动态博弈,爸爸在研究人工智能与情感供给侧的新兴组合。”
爸爸接着说,要是你打算成为博士,得这样写:“妈妈在研究复杂群体中多因素干扰及信息不对称状态下的新型“囚徒困境”博弈;爸爸研究的是:大数据视角下的六度空间理论在情感供给侧匹配中的创新与实践。”
虽然是段子,但是不得不佩服这位爸爸的知识量和见识面,不说别的,就说这位爸爸所说的高级麻将,我到现在也完全不懂是什么,或许是因为我没读过研吧,我想如果是现在的我,打死也想不到那么深。
现在社会电子设备比较发达,面对网络的花花世界,很多人都会顾此失彼,就如同我一样,今天想了解这个,明天想了解那个,结果都是一知半解,到最后没有一样是真的知道的清楚的,所以遇事想要装高深,却总会变成不懂装懂,甚至会闹笑话,有时候看到那些真正高深的学问家,真羡慕那些人的知识储备。
写作是很能提高人的知识面的,也能提高逻辑和空间思维,总之在我认为是个非常好的习惯,我想这样一个好的习惯,一定要坚持下去。
不说远的,就希望下次看到美景时,不要蹦着跳着说好美,不要只会尖叫,押韵的诗词说不出来,起码也要顺口而出一句:微凉三月,诗中的烟花细雨,穿林戏叶,打湿了放飞的纸鸢,那些看不见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