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子女的相处之道,因时代而异,也因人而异。不惑之年的我所见识的爷爷辈的老人们对孩子很严格甚至是严厉,家庭问题父母说了算,很少与孩子讲道理勾通;与爷爷辈相比父辈们对儿女在日常中确实是慈爱了不少,但处理家庭问题时父母在儿女面前还是会时常出现唯父母独尊、不论对错都是父母说了算的状态。
于我而言,我与儿子无论日常相处还是处理家庭事务我更赞成与儿子平等相待有商有量,我认为这是一种人性化相处方式,能够充分尊重孩子人格的独立性,也更体现出父母的慈爱之心,我们既平等相待又相亲相敬,儿子对我们亦是更加敬重有爱。
在抚养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尽管我们是十分爱心、百般呵护,但我们并不能做到完全尽如人意,然而我们不能因为身为父母就去独断专行、忽略孩子的感受,我们应该面对现实重事实讲道理,公平公正地对待孩子,遇有分歧时要和孩子一起坐下来商量解决。父母与孩子相处时,还与父母自身的人性和修养有关系,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常常教育要求孩子向正向好要学会经常反省自己、有错要认、知错就改,那我们身为父母在和孩子相处过程中犯错时更要以身作则纠正错误、做好自己,认真倾听孩子心声,及时消除误会和隔阂。如此相处,亲子关系会愈加融洽,从而互为家人的学习工作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比如在孩子从小到大的上学期间,好多父母喜欢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和培训班却从不和孩子商量,但我给孩子报班一定是先征求孩子意见,一定要孩子需要而且感兴趣才行;再如孩子立业问题,我们作为父母只要确认孩子择业之路是向正向上就好,至于选择哪个工作领域、喜欢哪个工种的决定权就交给孩子,父母只提供意见供孩子参考就行;关于孩子成家问题,我从不会催婚、催生而给孩子任何压力,赞成孩子努力找到自己心仪的对象,让孩子按自己的心意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大事。
总之,父母孩子本是至亲至爱一家人,无论何时何事互相尊重、坚守人性化相处是最好最有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