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序格局
中西之间人的界限、团体的划分、团体内部的等级秩序划分非常不同。
中国人社群的界限是可变的、相对的、弹性的。中国的集体吸收了儒家的观念和帝制的传统,一个“天下”就能涵盖所有范围。在这样的群体中,每个人能做到的就是克己。在这个只有私人联系的网络内,所有社会道德也都建立在私人联系的范畴之中。这就是中国的差距格局。
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一个社会所遵从的道德是根据该社会的格局而决定的。因此,在中国这种以私人关系为单位的社会中,并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遍标准,一切标准都建立在对方与自己关系的基础之上的。
家族
中西社会中的“家族”也并不一样。
在西方社会中,家庭就是以生育为目的而形成的几个人的组合。但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与其说“家庭”更不如称之为“家族”,或者是更接近于人类学中“氏族”的概念。但我们“家族”所包括成员的不定性还是再一次验证了费孝通先生差序格局的归纳。
中国的家族已经初步具有了事业性的“氏族”甚至“部落”的雏形,因此这样的一个社群是排斥感情,而充斥着服从的特色的。因此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家庭有着合作事业的特性,但夫妻间的感情却十分淡漠。这也影响了我们上一辈甚至有时还会延续到这一辈的“丧偶式养娃”的出现了。最终,不管是不是以血脉形成的社群,都只剩下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