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的“宅经济”

        “宅经济”这个词的概念其实出现的比较早,它是随着网络兴起而出现的一个新词,主要的意思是在家中上班,在家中兼职,在家中办公或者在家中从事商务工作,同时在家中消费也是宅经济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在2020年的疫情后,又再次成为了时髦的网络词汇之一。

        持续两年多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让许多“宅”在家里的人对网络购物、餐饮外卖、生鲜配送情有独钟,推动了“线上经济”的发展,一些商家纷纷抢滩,“宅经济”异军突起,成为一种新业态呈现爆发式增长,为国内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我相信,在我们身边,一定有人办公在“云端”、买蔬菜瓜果用手机下单……,而据电商平台数据显示,除生鲜类产品大幅增长外,宠物生活、游戏设备和健身训练类的商品品类,成交额都同比增长了200%以上。“宅经济”火了,但在“宅经济”火爆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疫情对相关行业带来的长期影响,比如新的商业模式和消费习惯的改变。

        “宅经济”在一个时间段内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商业模式,和现有的实体商业模式互补。网络颠覆了人们在以往商品生产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方式,使这个过程更简化了,而且也为很多年轻人或是小资本创业提供了可能,是对传统营销方式的补充。所以从长远来看“宅经济”和传统的商业模式将会互相渗透,传统商业模式可能会吸纳网络经济作为另一种服务渠道。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宅经济”模糊了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概念,一个商家同时也是一个消费者。

        “宅经济”也让消费者养成了一种特殊的消费习惯。通过网络购物的人将越多越多。以后我们不仅仅是通过淘宝网购买各种物品,通过京东购买电器,通过当当购买书籍,还将通过网络买菜、订餐、订票,网络购物将服务于人们的“衣食住行”,服务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成为主流的经济方式,与我们的经济生活密不可分。

        可以肯定的是,"宅经济"因危机而繁盛,却绝不会因危机的平复而逝去。"宅经济"产业的逆势悄然崛起,将推动未来一波又一波经济生态的良性循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