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才子萧若元以及罗辑思维罗振宇,均有对中医的批判的言论,主要论点是中医不符合现代科学,因为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双盲实验。但现实中,不少人的经验是,很多病,西医搞不清成因看不好的,就看中医,譬如风湿、皮肤及慢性病等。另外西医看得好但反复发作的,也会寻求中医的帮助。中医未必是主流疗法,但作为西医的补充疗法,却一直存在着。
中医的理论,包括阴阳五行虚实等,确实不可证伪,由此观之,中医确实非现代科学,但通过上千年的积累,中医有不少行之有效的案例。另一方面,以西医为代表的现代科学,对于人类很多疾病的成因和治疗方法,却还有待改进。所以,当西医不理想的情况下,人们便寻求中医的帮助。
事实上,中医更多的是代表一种独特的治疗思维,包括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病异治),整体论(将治疗的对象由疾病变为人,目标由“疾病痊愈”,改为“个人身心健康”)以及配方的思维(以方为治疗核心而非药)。
这种治疗思维转变成治疗手段,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至今还在港澳台地区保留着,作为西医的补充。在中国,中医甚至被推高至与西医并驾齐驱的地位。在港澳台地区鲜见的中医院,在大陆比比皆是。这固然是部分出于政治原因的考量,而且很多中医院其实是采用西医的手段,“中医为体,西医为用”,用的根本上还是西医。然而,这至少给中医提高更大的发展空间及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