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开头:姐姐总是说,故去的已经故去,就不要再用图文惹她泪流。但我总觉得,故去的,一直都未曾离开过,眼泪也不再只是眼泪。给予我们的,是更强大的,而强大的,终将越来越多!
“你看——你看——这样子——长得——真——好啊!”
08年12月,那是我的林丫头出生的第42天,按照家乡的习俗,我带着她回了趟娘家访亲。我的奶奶,一脸慈爱、喜逐颜开、宠溺般的看着在我怀里的粉嫩肉团子,激动着、一字一字地、清晰的,心如莲花开……
我那84岁高龄的奶奶,如果不是因为04年10月份的那一次突如其来的中风,身体硬朗、耳聪目明、能言善道的她是村里最受欢迎、最受敬重的长辈。村里大小凡有红白喜事或是些许鸡毛蒜皮事,譬如邻里矛盾、大人眼内进了沙子、小孩半夜啼哭……但凡有什么难事,奶奶的处理方式每每总能让人信服。
奶奶一生坎坷,这对于陪伴她最多的孙女我来说再了解不过了。儿时的我喜欢贴在奶奶身旁,听她讲过去的事。但在奶奶的诉说中,我感受到的更多是一个从不愿向生活认输的态度。奶奶确实是这么一个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人,这值得我用一生去向她致敬!
我是奶奶的“枕边人”,习惯早睡早起的她总是先换上一套干净得体的正装,接着一丝不苟地“对镜理容妆”,她偶会偷偷修修眉、挽挽面。偷偷地告诉你,她挽面的技术堪称一流——线的一端绑在挂镜子的螺丝钉上,另一端则用牙齿咬住,双手灵活绕动线圈,一下一下地把脸上的细毛挽尽,旁的人是很难看到她做的这一切的。常年用茶渣块洗头的她更是蓄着一头乌黑浓密的齐肩发,很少人能发现黑发底下还藏着些许丝丝银发的。
奶奶信任我,她每次梳完头发用发卡夹好后总让我瞧一瞧,并示意我剪掉裸露出来的几丝银发,接着才缓缓下楼去洗漱、喝杯温水、走街串巷运动去。奶奶就是这样,奶奶觉得这样才不辜负这一天的大好时光,这更是她热爱生活的一种方式。
那一年,那一场中风打乱了她的节奏,也打乱了我们一家的节奏……
医生告诉我们,半身不遂、失语这种情况对于一个80岁的老人家来说,已经是格外开恩了。他让我们接下来做好一切的心理准备。
躺在病床上的奶奶眼里满是话语,无助地只能用她那还能活动的左手,不断的做着一个“4”的手势。
已经失去语言功能的奶奶让亲朋戚友们看得一头雾水,我的妈妈背过脸去,按捺不住两行泪水,告诉我们:“她想争取再活四年的机会,四年,葵,大学刚好毕业,坤,也生娃了……若能如她所愿,四年后离开人世,也再无遗憾。”听到这,奶奶的脸色,从容淡定了许多,我从她的眼里看到的没有恐惧,我看到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对活着的自信。
恰逢国庆小长假,也听从医生建议,回家休养。
于是我妈负责饮食,我负责起居。在不用挂点滴的时候,奶奶不愿闲着,她知道,一旦闲下来,纵然活着,也就永远躺着下去了。我知道,她是一个不愿意麻烦子孙的人。
奶奶没有停止“学习”——艰难地学习翻翻身、努力地学习动动那几乎动不了的右侧手脚、学习发出类似“啊、呀、我”等声音。身高不到1.5米的奶奶就是如此坚持不懈地在与身体作抗争,她那越发瘦弱的身躯在我心中却愈发显得高大。
我也没有闲下来,一天多次短时间地搀扶着她,一拐一拐地挪动脚步……
时至今日,我从未忘记奶奶当时看着我的眼睛坚定地对我“说”的话:“任何时候,不放弃,你就赢了!”
一定是奶奶的求生意志感动了上天,一定是奶奶一生修来的福泽恩惠了我们一家——一周下来,奶奶不用我搀扶着,也能做到了小步走动;话虽含糊不清,但总能说出连续几个发音;她已经不满足于我给她梳的头发,自己慢慢的学起了用右手按压协助左手别发卡……
奶奶在那一周的艰难康复治疗训练中,没有落下一滴泪,而前来探望的亲朋戚友们,却被她的意志力感动成了一个个泪人。我在那一周的日以继夜的陪伴照料中,虽累,却也又一次强大了内心,因为奶奶又用行动给我上了一节关于“不放弃”的课!
记忆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奶奶又开始了早晨走街串巷前理好衣装、容妆的日子。脚步虽比不上中风前的疾步如飞,但也行动自如;她口齿虽仍不清,但也具备了表达意愿的能力,偶有表达不出之时也是换作会心一笑,脸上仍然是满满慈爱,眼里依旧是自带慈悲。村里老少又恢复了向奶奶求教的模式,一切是那么的善意、耐心、和谐、美好!
2018年腊月十六,我的林丫头跟她见过面的约半个月后,也是时隔第一次中风四年多后,奶奶再次中风。这一次,她是没有遗憾的,安详与世长辞了。
在那之后的许多日子里,我无论是遇到了多少次闹心到想要落泪甚至放弃的时刻,我总会想起奶奶。奶奶她那对待生活的态度成了我心底的一束光,每每鼓励着我抹干泪水并照亮着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