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朝施护三藏所翻译的《心经》来看,舍利弗是《心经》的当机众,观自在菩萨之所以说这部《心经》,都是由舍利弗的发问而来。在玄奘法师的译本上虽然看不出这个内容,但是“舍利子”这个名字,不断的出现。第二段说:“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就是舍利弗,他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是智慧第一。佛陀的十大弟子各有所长,各有其优越的一面:迦叶尊者头陀第一,阿难尊者多闻第一,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舍利弗尊者则是智慧第一。《心经》是讲智慧的经典,所以舍利弗是当机众。由舍利弗的发问“菩萨如何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观世音菩萨救说了这部经。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一段话还是接着“照见五蕴皆空”而来,五蕴皆空怎么空呢?分为两个步骤:首先就选举色法,在色法与空两者之间进行比较。为什么五蕴皆空呢?因为空与色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叫做“不异”。这是第一步,比较浅层次地来认识色与空之间的关系。色与空的关系只是不异,不异就是相同。不说相同,而说不异,道理是一样的。色为什么不异空呢?因为色法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是要依赖众多的条件,才有一个具体事物的发生、存在、发展和消亡。凡是需要条件而存在的事物,它本身就没有独立存在的自性,因其自性空,所以说“色不异空”。空也不异色,空为什么不异色呢?因为空的显示,也是需要再众多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空义,所以说空不自空,色不自色,这两者是在一个不异的层面来加以说明的。色法如是,受、想、行、识也是这样,都是有条件的存在,凡是有条件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是空无自性,这是第一层意思。色与空,似乎还是两个东西。
第二层意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与空不是两件事情,是一件事情,用“即是”来表示,而不是用“不异”来表示,是说色的本身就是空,空的本身就是色,色与空浑然一体。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切诸法当体即空,虽然诸法空性宛然,但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这才是般若智慧的本意。只有把一切事物当体、当下看空了,看到一切事物的实相,才能真正地超越自我,才能真正做到五蕴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也是这样,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即是空,空即是想......
一切事物当体即空这个道理,是学习佛法,修习禅定,度一切苦厄,必须要深刻、真实加以认识的一个根本观点,这也是佛法的根本观点。佛法与其他学说根本的区分点就是缘起性空的道理,这就是佛法的大智慧。如果我们将此弄明白了,或者说慢慢地明白了,这就是我们处理生存、生活、生死的大智慧。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人把它说成是佛家的辩证法,不无道理。但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仅仅是要停留在认识阶段,而是要把这种思想真正变成自己的见地,自己的生命境界,变成自己随时随地能够不迷失,能够发起大菩提心、大慈悲心、大平等心的指导思想。进而要使这种思想成为自己生命的原态,让二者完全没有距离,因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种境界,在我们生命当中是本自具足的,只是我们迷失了,认识不到。在甚深般若的知道下,突破、超越了乌云的局限性,生命有了彻底的飞跃,“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这种境界就呈现在我们原本的心灵平台上。这个道理听起来好像很玄,如果结合禅宗的公案加以理解,可能就会得到一些启发。
有学人问一位禅师说:什么是清净法身?
禅师说:满目青山。
学人又问:如何是般若智慧?
禅师回答说:青青翠竹,郁郁黄花。
学人进一步问:如何是佛?
禅师说:问者是佛。
学人不解,问:既然问者是佛,为什么我自己不知道呢?
禅师说:不知道更亲切。
者一问一答几句话,把“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和盘托出,把佛即是众生、众生即是佛的道理也揭示了出来。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千万不要着相而求,不要离心而求,更不要向外去求。佛即是心,心即是佛,离心无别佛,离佛无别心,这与《心经》所讲的道理,完全一致。
在这次禅修活动的开示中,我是有意识地用禅师的思想、见地、功夫来解释《心经》,把《心经》真正变成我们修行的教科书、生活的教科书。我们每天都要念诵好多遍《心经》,如果每一次念都没有真正领会其义,没有同自己的生命、生活结合起来,那就当面错过。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禅悦;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显露着空性;我们生活的每一刻都与空性不异。只有把对空性的认识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地照见五蕴皆空,也才能随时随地度一切苦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