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时候,我跟家人在农村生活。
村子不大,一共只有十几户人家。村东头喊句话,村西头就听见了。谁家有个娶媳妇、盖房子的事,就成了全村的大事。
老李家盖新房,村里干得动活的男人都会来帮忙,搬砖的搬砖,和泥的和泥,一边说笑,一边干活。女人们也不闲着,你摘菜,我洗米,为劳作的男人们张罗伙食。
小孩子放了学不回家,循着叮叮当当的声音朝着工地走去,好奇地绕着新房子转上一圈,然后就被饭香勾进了厨房。
饭菜上桌,一大群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美食,话着家常,享受着劳作了一天后的清闲时光。
先吃完的小孩子,会去一旁捡碎砖碎瓦,然后整齐地堆到一块。等大人吃完了饭,再一起迎着夕阳回家。
就这样,在没有先进机器,全凭人力工作的农村,一座新居几天就落成了。
在农村,帮别人干活,没有拿工钱这一说。但是,这份情谊会被牢牢记住,当你需要时,也会收获同样无私的帮助。
没了价格衡量,少了斤斤计较,这群生活农村的人,靠着彼此无私的帮助,度过经年累月的辛劳,收获了生活中给予的温暖和踏实。
2
长大后,我离开家乡,到城市里生活,渐渐习惯了城市里的钢筋水泥,也适应了住对门都不招呼的环境。时间久了,我变得十分独立和谨慎,也越来越不喜欢麻烦别人。
有次去大学室友所在的城市出差,受到了他的热情招待。分别时我诚恳道谢,朋友却表现地无所适从。
在我追问下,他终于对我说:“我们是朋友,今天你来我这里,我招待你,明天我去你那,你招待我,很简单的事。但你这么客气,这么小心翼翼,让我觉得咱俩之间很生分。”
那一刻我才茅塞顿开:什么是朋友?什么是熟人?就是那些经常走动,互相“麻烦”的人。有时候用打扰和麻烦拉近的距离,比礼貌客气的寒暄更能直抵人心。
你坦然接受亲友甚至是陌生人的一个帮助,并不是麻烦别人,而是将设防的藩篱打开,让明媚的阳光泼洒进来,那一地的温暖,正是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啊!
3
情谊这种东西,不管你是谁,都用得到。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个关于汪涵的故事:演员刘涛赴丹麦工作时,价值400万的行李在酒店被窃,因为无法联系大使馆,只好发微博求助。
汪涵得知以后,立即致电了丹麦大使馆,帮助刘涛需求帮助。次日清晨,丹麦警方就追回了刘涛的失物。
这件事,让人们惊叹于汪涵的个人魅力,更惊叹于人情的力量。
时间在飞逝,财富会随着通货膨胀贬值,而唯一可以被存储的,只有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去旅居要做的,就是帮助大家存储情谊,并让它发挥出最大价值。
房子傻傻地空置在那里,除了一屋子的灰,我们什么都得不到。如果我们愿意把这些闲置的空间拿出来分享,就会有所收获。
每一次无私分享之后,我们都会收获一个温暖的情谊,去旅居会将这个情谊,以房票的形式存储起来。
有了它,无论你身在何方,都能收获素未谋面的善意;有了它,即使你身在异乡,也可以睡得安稳香甜;有了它,你的旅居美梦,可以像万花筒般绚烂…
城市繁闹,灵魂迷失,但我依然想在这个人情浅薄的世界里,做一个有温度的人,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