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修易录【9】
【原文】
一友常易动气责人。先生警之曰:“学须反己①。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舜能化得象②的傲,其机括只是不见象的不是。若舜只要正他的奸恶,就见得象的不是矣。象是傲人,必不肯相下,如何感化得他?”
是友感悔。
曰:“你今后只不要去论人之是非,凡当责辨人时,就把做一件大己私克去方可。”
先生曰:“凡朋友问难,纵有浅近粗疏,或露才扬己,皆是病发。当因其病而药之可也,不可便怀鄙薄之心,非君子与人为善之心矣。”
[注释]
① 反己:即反求诸己。语出《孟子·公孙丑上》:“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②象:舜的同父异母弟,非常傲慢,常想害舜。
[译文]
一个朋友经常容易生气责备别人。先生告诫他说:“学习应该反身自省。如果只是一味地指责别人,那就会只看见别人的毛病,看不见自己的短处。若能返身自省,才能发现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哪还有时间去指责别人呢?舜之所以能感化傲慢的象,关键是舜不去看象的不是。如果舜一心想着去纠正象的奸恶,眼里就全是象的不是了,而象又是一个傲慢的人,肯定不会认错,舜又岂能感化他?”
这位朋友听了感到惭愧,幡然悔悟。
先生说:“你今后只要不去议论别人的是非,每当想要责人或与人争辩的时候,就把这种念头当做自己的一大私欲来克除才行。”
先生又说:“凡是朋友质疑刁难,即便很浅近粗疏,你如果想因而显才扬己,都是毛病在发作。只有对症下药才行,不可因此而怀有轻视别人的心。否则,就不是君子与人为善的心了。”
[解读]
古语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包容是人际关系互动中最厉害的武器之一,因为它是以良知作为材料的。 王阳明说,一个没有包容心的人必须吃药,药方就是“不可便怀鄙薄之心” ,不要轻视别人,要允许别人的错误或是无知。
有一位老禅师晚上在禅院里散步,发现墙角有一张椅子。禅师就想:这一定是有人不顾寺规,越墙出去游玩了。于是,他搬开椅子,蹲在原处观察,月亮当头时,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落地的时候,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父,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但出乎意料的是老禅师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件衣服。小和尚感激涕零,回去后告诉其他师兄弟。之后,再也没有小和尚夜里越墙出去闲逛了。
王阳明举了舜感化其弟弟象的例子说明问题。
舜的父亲瞽瞍和弟弟象,伙同后妈要杀掉他,舜却最终把他们都感化了。为什么呢?王阳明说过,因为“舜是世间大不孝之子,瞽瞍是世间大慈之父。”这是他俩的“自我鉴定”。瞽瞍觉得,我对这儿子这么好,天下哪有我这样的慈父啊?他却对我这么不孝!对他妈也不好,对他弟弟也不好,如此逆子,真是死有余辜!瞽瞍眼里,全是舜的毛病。舜呢,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当他发现父母和弟弟一起要杀他,他不是去看父母和弟弟的不是,而是怪自己,我是多么的不孝啊!让父母这么厌恶我,弟弟我也没带好,我真是这时间最不孝的,最糟糕的长子!由于在自己身上找问题,就在自己身上求改变,自己努力,最终感化了父母兄弟。
最后王阳明指出:鄙薄之心,是“非君子与人为善之心矣”。
这里的与人为善,意思不是说对人善,而是与别人共享善,共享善德、善行、善办法。孟子说:“故君于莫大乎与人为善。”与人为善是君子最大的德。孟子主要是讲“舍己从人”,看见别人的办法好,马上照着做,与人为善,照他的善做,不在乎舍弃自己的思想或办法。王阳明此处讲的与人为善呢,是我的善,他的不善,我要真诚的把我的善分享给他,帮助他,不要瞧不起他。
与人为善背后的理念,是善为天下公。善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也不是孔子的,也不是苏格拉底的,是全人类的,没有什么谁谁谁的思想,天理只有一个,谁悟到了都是一样的。两人如果不一样,总有一个是错的,或者都是错的。
学习王阳明心学,就是学习几千年圣人传下来那一点真骨血,改掉几千年人人都有的那几个老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