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历史上最后一次宦官和外戚的厮杀发生在了大将军何进和宦官上军校尉蹇硕之间展开。
大将军何进本出身屠户,因妹妹选入宫中,受宠于汉灵帝,后立为皇后,何进借着妹妹的权势,逐步高升。公元184年黄巾军起义,他被加封为大将军。
蹇硕本是小黄门,公元188年汉灵帝设西园八校尉,蹇硕、曹操、袁绍等人被任命为校尉。汉灵帝自黄巾起义以来,关心军事,蹇硕长得孔武有力,又有谋略,灵帝对亲自任命,对他恩宠备极,就连大将军何进也归蹇硕统领。
东汉历史上宦官和外戚就不和睦,加上蹇硕凭借着汉灵帝的宠幸恃宠而骄,进而嫉妒起何进的权势,何进对蹇硕居于他之上甚是不满。更要命的是在立太子的问题上,他们站在了彼此的对立面上。这样一场生死决斗是避免不了了。
汉灵帝有两个儿子,一个是何皇后生的,名叫刘辩,因从小寄养在道人史子眇家里,号称史侯。另一个是王美人生的,名叫刘协,自小被董太后收养,号称董候。何进是刘辩的舅舅,自然希望刘辩能成为太子,将来继承大统,他就可以自然而然的辅佐外甥,继续巩固何家的权势。汉灵帝知道这一点,他不希望何家势力过大,因为有太多的外戚干政导致国破家亡的惨剧的案例。例如王莽篡汉,教训是相当的惨痛。汉灵帝不得不对何进的权势进行限制,所以他希望蹇硕能辅佐刘协登上大位。但自古立嫡不立庶,把刘协立为太子很难服众。
看出事情端倪的大将军何进暗地里鼓动群臣请立太子。灵帝以刘辩举止轻佻,没有威严为由,没有决定太子的人选。
蹇硕给汉灵帝出主意说,只要派遣大将军西行攻打韩遂,想方设法的将其踢出洛阳权力中心之外,就能让史候失去靠山,然后就能立董候为太子,到时候群臣就会闭口不言。汉灵帝听从了宦官们建议。何进暗地里知道了蹇硕的阴谋,上奏说,他派了袁绍去徐州、兖州收兵,等袁绍归来才能西行,以拖延西行的日期。
这时汉灵帝病重,将皇子刘协托付给了蹇硕,让他辅佐刘协登上皇位。不久灵帝驾崩,蹇硕打算诛杀何进立刘协为帝。他派人请何进进宫商议皇位继承和灵帝葬礼之事。何进打算前去。蹇硕的下属潘隐早年间和何进有交情,何进进宫时在路上碰到了潘隐,潘隐暗地里用眼神传达了危险。何进大惊,从便道逃回军营,带兵回到了将军府邸,装病不上朝。
蹇硕计划失败,无可奈何,以嫡长子继承制立刘辩为皇帝,何皇后为太后,大赦天下,改元光熹,史称少帝,大进军何进辅政。
何进辅佐少帝,痛恨蹇硕,想杀掉蹇硕。袁绍、袁术、荀攸等名士劝何进诛杀全部宦官。外戚何进便和袁绍等士族党人联合,一起除掉宦官集团。蹇硕惴惴不安,向宦官头目郭胜、赵忠写信说:“大将军独揽大权,他和党人联合誓要将我们宦官集团赶尽杀绝。因为我手握重兵,所以才没有立即动手。我们应该团结起来,先下手为强。”郭胜和何进是同乡,太后和何进的发达,他在背后出了不少力。他自认为何家不会对他怎么样,他和赵忠商议后揭发了蹇硕的密谋。何进诛杀了蹇硕,将他麾下的兵全部收归自己帐下。
何进又除掉了董太后和其兄票骑将军董重,权势登峰造极。袁绍建议何进斩草除根,何进进宫对何太后提议,除中常侍之外废除全部宦官,以郎官来充任。太后担心士族崛起,难以控制,就说:“自古以来宦官统领宫里,也是汉朝的传统,不能废除。”何进难以违背太后的意思,只好诛杀那些猖狂的宦官。袁绍说,宦官亲近皇上,发号施令,权力太大。如果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何进因为是新贵,根基不牢,所以有些忌惮宦官,所以迟迟没有动手。宦官贿赂了车骑将军何苗和太后母舞阳君,借他们的嘴离间何进和太后之间的信任,他们说何进杀宦官,就是为了大权独揽,恐怕会危及社稷。太后深以为然,开始怀疑起何进。袁绍见计划失败,又替何进谋划,打算召集地方武将带兵开进洛阳,以逼迫何太后。何进同意了。陈琳劝过何进,这样做无意于引狼入室,可是何进没有听。曹操也预言说,此事必败。何进固执的召董卓进京,郑泰、卢植都劝何进不要召董卓。但是短视且愚蠢的袁绍和何进已经听不进任何意见了。何进陈兵京城外逼迫何太后,何太后不得已只好罢免小黄门、中常侍让他们回到地方的府邸。袁绍心急,诈何进旨意,让地方州郡逮捕宦官的亲属。宦官张让和段珪贿赂舞阳君说情,太后又让他们入值宫中。何进进宫逼太后诛杀诸中常侍,不料张让、段珪先下手为强,杀死了何进。袁绍、袁术、董卓、何进的部曲吴匡向宦官复仇,大肆捕杀宦官两千多人,洛阳血流成河。
这次东汉历史上宦官、外戚最后的厮杀落下了帷幕。谁胜谁败?表面看似乎是宦官、外戚纷纷落败,党人似乎成了最后的赢家。
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武人莽夫董卓进京,大闹京城洛阳,皇帝名存实亡,诸侯割据,再无中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