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课上,刚说完这节课的课程目标,搭建的任务。x和c小朋友一起对另一个小朋友w说“你肯定不会的”。这些对话听着很熟悉,上节课就已经在说了,x和c小朋友一直和w小朋友作对,主要是一些打击的,负面的语言较多,比如“你不行”“你不会”“你这么怕困难”“你肯定想不出来”等,w小朋友也会生气反驳道,一来二往的“斗嘴”。本想孩子们斗斗嘴正常没想干预太多,孩子们可以自己处理好。
今天课上照旧如此。我问x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样说w呢。我把一样的话对着w说了一遍,问“你觉得怎么样?舒服吗”w摇头。我说“那你可以说说发生什么事情了吗,是在外面玩的时候有不开心吗(指课前在大厅内)”w说“她总是不给我们玩,占着那个东西”。c也说是的。
然后我问w:你听x这么说,你舒服吗?
w摇摇头。我说“那你能说说怎么了嘛”
w说:“我没有”
我说:老师不太清楚你们外面发生了什么,但是我相信你们可以处理好的。之前大家玩的都很好,以后也会一起上课。我也希望你们可以开心一起玩。
接着搭积木了,三个孩子们非常和谐。w和x也重新玩在一起了。
孩子有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说可能有一天也会好,不过是慢慢淡忘回避掉了。
你会发现其实不开心的情绪一定有背后的原因。两个孩子因为在游戏中不开心,所以用另外一种方式去“打击对方”。
引导孩子直面情绪,说出心中的情绪。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有效的倾诉及被倾听也是可以进行自我疗愈的。疗愈发生了,矛盾就解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