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最好」是个错误的观念

作者 | 卫斯理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甚至很多人都把它当作了自己的座右铭。


但是这种观念很容易让我们陷入一种尴尬的局面:


一开始对自己要求很高,当自己做得不及预期时,容易放弃;

高不成低不就,想做到完美,但是却又达不到。


恰恰因为这两种观念,让我们的执行力变得很低,要想提升执行力,必须打破这种观念。



 1

对自己要求太高

我有一个朋友,特别爱买衣服,但是却总是觉得自己没有衣服穿。


其实他也知道,自己并不是因为衣服数量少,而是衣服太多了但是没有整理,导致短时间内找不到自己想穿的衣服。


也许在我们看来,整理衣服这样的事情并不难,只要花点时间分类下就能完成。


甚至整理衣服消耗的时间比我们刷短视频的时间还要短。


但是在我朋友看来,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因为只要他想到要把所有的衣服拿出来堆在自己的面前,就很头疼,更别说要整理所有的衣服并且分类折叠好。


在面对如此庞大的行动时,他自然而然选择了退缩。


其实他内心也十分清楚,只要自己将衣服分类整理,将常穿的衣服拿出来,不需要的衣服处理掉,就能解决他的问题。但因为他衣服实在太多,他害怕自己整理不好、又或者害怕自己整理完不理想,让他选择了放弃。


这就是典型的对自己要求过高,但是行动上却不及预期的情况。


就像我们写作一样:


我们都想写出10W+的爆款文章,但是当自己来下笔时,总感觉开头也不好,案例也不好,所以明明可以很快写完的文章,拖延了很久也无法写完。


正是因为一开始对自己的要求过高,当自己执行时稍有不及预期,就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




 2

高不成低不就

曾经看到过一位48岁外企高管求助政府的信息。


一位48岁的上海高学历外企高管,能讲流利的英语,有着过硬的管理和业务能力,但是自从2018年辞职后,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他也曾经去创业过,但是最终都以失败告终,现在有家庭需要抚养,但却一直靠申领政府的失业金度日。


中年失业、二胎要养、长期找不到工作,但他认为自己的能力能为社会做贡献,于是发信向政府求助。



这位高管的案例很典型。


他有着过硬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但是又不想去一家小公司做管理的工作,这就是典型的高不成低不就。


在我们身边,其实高不成低不就的案例还有很多,正是因为我们太过于追求完美,导致我们没有达成完美的目标时,会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导致拖延。



 3

正确的理解

我对于「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最好」的理解是:


凡事要开始做起来,如果不做起来,永远不可能完美;

做到最好不是跟其他人比,而是跟自己比,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好。


试想下:


如果我们写的每一篇文章都追求10W+,不是10W+的文章坚决不写,那你还有可能达到10W+吗?


要想追求10W+的阅读量,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先写完一篇文章;其次,这篇文章是你能力范围内的最好。


虽然这篇文章可能不会是10W+,但是至少它代表了你当前能力范围内的最佳。


接着当你继续提升自己,你的文章水平会不断提升,那10W+还会是问题吗?



所以,不管是做什么事情,先做起来,并且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好。那你对「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最好」就有了正确的理解。


作者:卫斯理,一个向往诗和远方的80后,10多年职场经验,专注于研究职场效率提升,希望带你一起提升效率。公号:卫斯理说

看完记得关注@卫斯理说

及时收看更多好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这句话经常听,很多人还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座右铭,但大多数却都误解了。 首先要知道这句话是...
    蚂蚁说成长阅读 672评论 0 6
  • 今天在趣头条上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大概内容是说:当孩子对你说不想读书了的时候,你可以带孩子去三个地方。一个是火车站、...
    迷之自信阅读 934评论 15 27
  • 农历:七月二十一 星期二 天气:晴 气温:26~37 学习内容:1、含德之家YY语音频道学习。 2、含德之家...
    泥养万物阅读 270评论 2 1
  • 在上世纪的湘西,小河城是座三条马路的山城,因为身处偏僻的山区,小城很少有书店的。印象中除了在人民路的新华书店之外,...
    黄辉huihuang阅读 276评论 0 0
  • 68岁农民老妈写的小故事,很多是她听老辈人讲的,包括乡村奇闻异事和民间老故事。 以前有两个村庄,一个叫高家庄,一个...
    不像水瓶座的嫚儿阅读 62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