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作者名称:(竞芳)
盛夏焦渴多静音,
横空出世嗓声频。
一朝蝉蜕枝头唱,
数载蛰伏暗夜沉。
艰辛羽化享晴照,
可怜计月命归尘。
埋土食秽应无憾,
饮露高洁动诗魂。
注释:盛夏来临,燥热的空气中似乎总有令人心烦的声响,突然想起久违的“知了”叫声,不知为什么盛夏的“知了”鸣叫似乎只存在幼年的遥远记忆中,近年很少听到,印象中的厌烦也逐渐变成了亲切和怀念。
小时候还不知道“蝉”的称谓,年龄渐长才惊讶于蝉这种昆虫的神奇独特。有人说蝉是短命的,号称“七日蝉”;又有人说蝉是最长寿的昆虫。其实出现这种认识差异是因为蝉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地下的,它的寿命一般是三至七年,最长的可达十七年,堪称昆虫寿命之最。蝉会在地下完成所有的发育过程,等到时间到了的时候,它们就会破土而出,羽化为成虫。蝉来到地面后的重任是为了完成交配繁殖后代,雄蝉交配后即死去,雌蝉在完成产卵后也会很快死亡,所以人们认为蝉的生命很短,其实它们来到地面最多可存活60—70天,并非只有7日。
小小的蝉给了我们诸多的生命感动和启示。它历经漫长晦暗的地下磨难,只为蝉蜕羽化后的短暂光明,无悔鸣唱,不避人嫌,只是为了完成繁衍后代的重任。它们选择破土而出的时机是在黄昏和夜晚,因为羽化的过程既是蝉最华美的蜕变,也是它最脆弱的时段,特别是蝉翼形成的时候,如果有外界干扰,就会导致蝉终生残废,无法飞行、无法鸣叫。因此蝉不选择张扬,而选择在适宜和安全的盛夏六七月份突然出现在枝干上,给人以横空出世之感,很少有人看到它艰辛的羽化蜕变过程。
蝉因食风饮露、居高声远、形象可人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薄如蝉翼”、“金蝉脱壳”、“蝉联”等词语深入人心,“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等诗句也印证了诗人对“蝉”意象的青睐。
作者简介:笔名,文与时光同墨,性别:女,自由职业者,文艺青年,喜欢看阅读、写文码字,坚持品读学习,认真进行文学创作。面对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心中充满激情,拿起笔抒发对祖国的热爱,歌颂美好的生活;热爱诗歌、酷爱文艺、喜爱钻研文学和诗词、历史、国学、新传统文化等,依心写作,用情发声,寻觅、发现并传播生命中的阳光,在文字里修行,将内心的风景化作成一座文字花园,让笔墨渲染出一种独特的馨香。喜欢随性记录,喜欢用文字温心、用最好的文字,留存最美的时光。偶有散文、诗歌发表。我创作的方式:查字典,用自己心中所感悟的,所想象的创造出很多属于自己的文字作品。
我的品性:内心纯净美好、心中有爱、温婉善良、修心养性、陶治情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正义阳光、爱憎分明、明辨是非、自信、乐观、开朗、积极、努力、向上、热情,勤奋。为人处事的方式是以用心对待感情,因为内心是生命中最美的模样。向光而行,向善而生、向美而歌、向暖而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