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程伟、王刚和其他的一些创业伙伴讨论创业事宜,他们讨论过教育、餐馆点评、甚至是室内装潢等项目。最终选择了“行”作为主要突破口,程伟认为互联网已经全面进入了以衣食住行为代表的生活领域,衣有淘宝、住有链家,行,低效且服务态度不好。
从上面简单的几句话我们就可以看出,当我们设计产品之前,突显差异化很重要,大的方面是类别上的差异、若我们拥有相同的用户群体那我们就需要在形式上、流程上尽可能凸显出他的差异化,郝志忠老师的一个字总结的非常好,要凸显出一个“更”,比如在视觉上我们界面是否更美观,在服务上我们的客服销售人员对用户的服务是否更周到更亲切,相同的功能我们的功能是否更实用、更简单易用,当然这个“更”除了自己认为外,更要尊重用户认为的更和我们所认为的更是否是一致的。
在进行一个产品功能设计的时候,仅凸显出差异化这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看是否可行,是否是延续的,是否是用户需求的东西,这三者是相互增进的,如下图所示。
基于这三者,我们重点要投入到用户的氛围,他们的群体之中,亲身去洞察、体会、去换位思考,这显得尤为重要。搭车是用户的主要需求,需求是借助于场景和用户来产生的。比如是要去上班、或去约会、还或者去接送正放学回家的孩子,在这三个不同的场景之下,三个类型的用户年龄、诉求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上班可能不太在乎车型、车款、舒适度这方面的因素,只要打开滴滴出行APP,马上就能打到车,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将我送到公司这就足够了。但对于正准备去约会的帅哥,因社交的需要,就比较在乎车款,而对于去接孩子回家的全职妈妈对舒适度就比较看重了。
投入用户群体去洞察、体会、换位思考,把握这三个因素对产品设计而言�能设计的更加周到。
�在进行产品设计的时候我们会常用到发散式思维和汇聚式思维。发散式思维我们追求的是广度,更多的想法,更好的点子,更大的范围,若与团队成员一起进行头脑风暴�一定要明确目的,比如用多长的时间来进行头脑风暴,主要解决什么问题等。
而汇聚式思维恰恰对发散式思维起到了筛选的作用,汇聚式思维常会从团队的内部资源配置、产品定位、用户情况、商业价值、政策、政治、安全风险、外部渠道资源等多个角度考虑,以此树立标准范围,从范围内对所想到的主意进行�甄选,�所以发散式思维和汇聚式思维是相依共存,缺一不可的。
作者马珍毅,现居江苏无锡,是一家创业公司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经理,热衷于需求分析、产品设计,用户增长、商业分析,数据挖掘、项目管理、品牌战略、产品运营和市场营销。希望通过个人的知识分享能与更多的产品经理奋勉同行,共同成长!
本文首发于个人微信公众号产品精益讲堂(yichenxs),作者个人微信,yichenbz,个人网站需求分析研习社,QQ交流群:489899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