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相近”——大宝的爱和潜能被激发了

第9期印证班二大组第7小组优秀功课推荐🌹🌹🌹

学习班长:吴自霞

检视班长:翁艳晶

学习委员:梁 伟

检视委员:熊书晓

学习组长:张四青

检视组长:肖美英

审核组长:采红玉

优秀功课:谭  娴

————————————

致良知线上印证班学习第三阶段第88天

时间:2025年8月28日

姓名:谭娴

地区:湖南娄底

志愿:心纯粹,无私欲,存天理,致良知;修心修性,成人达己;做自省利他致良知的践行者和印证者,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当|下|即|未|来|

【自省 利他 致良知】

今日功课

1、读原文,准时交功课✔:2分

2、日行一善✔: 2分

3、每日自省✔:2分

(1)不抱怨,不说谎

(2)时刻保持恩悲敬

4、听导读心得(30字以上)✔:2分

“性相近”——大宝的潜能和的爱被激发了

美好的一天从学习《论语》开始。带着谦卑与感恩,聆听博仁老师《论语》导读和老师的印证分享,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练,不断提升心灵品质,经营幸福圆满人生。

【原文学习与解读】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的本性原本是相近的,但是由于后天的环境、教育、学习和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会变得越来越大。

孔子认为,人出生时在天性上并没有太大的不同,都有向善的潜能。但随着各自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不同环境、接受的教育以及养成的习惯不同,个体之间的性格、能力、价值观等会逐渐产生差异。有的人可能因为良好的教育和环境影响,形成了优秀的品德和才能;而另一些人可能因不良环境或缺乏正确引导,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其潜力,甚至走向了错误的道路。

这句话强调了环境对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要性,所以,更应该选择对的、正能量的环境,不断地修为自己,通过教育和自我修养来塑造和完善个人品质。

因为一直在关注孤困孩童这个话题,所以对他们的有些表现比较了解。还是在小时候,隔壁奶奶家有个玉宝(他妈对他的称呼),他应该时有些智障,每天都是同样的一种表情——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动物都是一样——微微地咧开嘴,像在笑,但没有其他任何相应的动作,更没有与人近距离地接触过。只此而已。

昨天。应天青社区志愿者公益组织的蒋姐的邀请,我们一行五人来到他们社区的一栋四层老房子。经过一道大门,别过一道窄点的门,看到里面宽敞的空间,前面几排整齐排列着观众席,舞台上一位老师正在有事。我们被邀请到第一排坐下,蒋姐告诉我们“待会我们有一个表演,你们观摩一下,噢”  “嗯,好的好的”。我们在第一排坐下。

台上的老师微笑着热情地招呼着和我们同排但在舞台另一侧的小伙子,说“来,过来。我们来表演啦~”  小伙子旁边有一个中年人,他父亲或者叔叔那样的年龄。小伙子应邀站起来,看向我们,我们一起鼓掌欢迎。小伙子在“父亲”的照顾下,从舞台右侧上台,到了电子琴的旁边,坐下。又站起来,看向我们,我们再次热烈鼓掌欢迎他表演。小伙子有点点落寞,不太情愿坐下。我在台下给他竖起爽大拇指,他笑了笑。但笑容比较勉强,还是不太情愿坐下。我一看情形,马上放下手中的东西,从舞台另一端快步上去。走到他身边,给他竖起大拇指,并且鼓掌👏🏻。孩子的眼睛笑开了,也竖起大拇指,并且更热烈地鼓掌。要和我拥抱,我和他礼节性地抱了一下。他老师高兴地招呼着他“好啦好啦,现在好好表演给姐姐和叔叔阿姨看啦”。孩子坐到琴边,眼睛没有看琴,到每年的琴声顿时飘进了我耳朵,感觉想天籁之音,洗涤着我的灵魂。我在定睛看看这个大少年,他已经不再看着我。手指在琴键上跳跃着,身体也和音乐融为一体,自然自在地在琴边,脸上的表情也同样融入了琴声——他一直没看琴键,也没看琴谱。一曲演奏完,他站起来。老师跟他说“要不要再来一曲?”  他又开心地坐下,又来了另一首。

三曲过后,老师示意他“很好。可以了”。我们一起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那位陪着他的叔叔牵着他的手,他走下台,来到在我们另一边观看的老师面前。老师用热情的微笑迎接刚刚进行了完美表演的他。孩子跟老师击掌。让我们没想到的是,他会像孩子得奖之后搂着妈妈一样,他搂着老师,亲了一下。老师边抱着他,边说着“你的表演真棒!“  像是得到了最温暖的鼓励,脸上的脸上绽放出了最灿烂的笑容。

那一刹那,我忽然觉得,这一幕,像是灿烂的烟花,会照亮孩子的一生。即便烟花不在他的身边,他依然会比很多同类孩子幸福的多、温暖的多。因为,性相近。本性这种潜能被这些大爱的志愿者们开发出来了。

昨天的事,一直隐隐地感动着我,感动到像是要泪奔,却一直没有落下来,也许内心一直在默默接受这种心灵的触动和灵魂的洗礼!

感恩圣贤的智慧指引!感恩博仁老师的谆谆教导!感恩志愿者老师的大爱和幸福付出!感恩同修的一路同行!

5、①读家书感悟

谭娴认真拜读红军老师的优秀家书,感受到红军老师越来的思维和认知一直在不断升韦。”知行合一”,当我们在事上,载境上磨炼时,所有的认知和思维模式都会落到实处,让我们红尘开悟,生活圆满?。感恩红君老师优秀家书的分享和滋养

②听点评感悟✔:1分

谭娴认真聆听陈老师的点评责善。和孔子对待儿子一样,毛泽东主席对待自己的儿子也同样不偏不倚。毛主席让儿子毛岸英和他住在一起的时候,没多久,毛泽东就让毛岸英搬到中央机关去住,与战士们一起吃大灶,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不幸牺牲。这一件事情对毛泽东的打击非常大,但是他并没有因为毛岸英是自己的儿子而阻而阻止他上前线,反而支持他的决定。毛泽东也曾写信给毛岸青,告诉他要夹着尾巴做人,要远离政治。毛泽东在处理家庭事务中,始终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不偏视自己的亲人,要求家人一切按照规矩办事,绝不因司仪而废公事,因感情而抛弃原则。这种教育方式看似严苛,实则是通过远期子的态度,让孩子在公平的竞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培养自律的意识。

感恩老师的大爱付出和赋能滋养。

6、今日修身三宝完成分享(要求30分钟平心静气,60个全身运动,读《大学》一遍)

1)是否精准做到 :

2)做到后的感受启发:

今日总得分10分✔

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

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

明理、立志、践行、印证

为社会 做出 实质性贡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