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美能力的发展与创造力的发展
二、美育促进创造力发展的功能
三、美育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功能
一、审美能力的发展与创造力的发展
审美能力是人类精神创造力之一,审美能力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力的发展,而且这种发展还会有助于整个精神创造力的成长。
创造力可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指专门的创造能力,如发现和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能力,发明与制作新事物的时间能力等,另一个层面是指不断实现和更新着的生命活力,是健康的个体生命的基本特质与能力。
美育发展创造力的功能主要在于激发和丰富个体生命,使之具有自发涌动的创造欲望和动力、高度灵敏与发达的创造能力和自觉的创造价值意识,并由此为思维和实践等方面的创造力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个体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期在童年,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中说:“几乎所有的儿童,在受到鼓舞的时候,在没有规划和预先意图的情况下,都能创作一支歌、一首诗、一个舞蹈、一幅画,一种游戏或比赛。”他们可以在成人感到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无穷乐趣,创造新奇的意义。丰子恺:“孩子们尚包邮天赋的健全的身手与真朴活跃的天性”。
儿童创造性的表现具有审美或泛审美表现的性质,它是想象的、造型的、自由表现的、富于情感色彩的,专注和投入的、注重过程的和愉悦的,这些都具有审美的特征。有连贯性的美育可以使个性在成年之后,仍保持着活泼健全的“童心”,使创造力持续地发展。
二、美育促进创造力发展的功能
美育发展创造力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解放无意识,保障自发性。美国心理学家S.阿瑞提深入研究了创造过程,认为它是有原发过程和继发过程结合而成的第三级过程,他指出,创造的精神并不拒绝原初的心理活动,而是以一种似乎是“魔术”般的综合把它与意识的逻辑过程结合在一起。美育可以通过激发创造力的深层源泉,为创造力提供活力。美育过程是情感解放的过程,通过美育活动,不断促成审美心境的形成,对于发展创造力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2.发展心灵的独创性。美育的内容与进程是按个体生命发展的要求及其水平制定的,并充分尊重个性差异,它充分鼓励独创,保证个性的充分发挥。独创性的表现起于独立的观察力和心灵敏感性,
3.促进心灵综合能力的发展。综合能力是创造性的重要因素,它是生命完整性的体现,作用于问题的建构和解决的整个创造过程。综合能力就是整个外来信息和内心经验,给他们赋予秩序,使之形成一个整体性意象的能力,它与审美能力的构造性具有一定的同构关系。
创造性的综合能力不是一种机械拼凑的技法,而是一种在世界上发现新奇联系的能力,它的一个重要机制就是自由联想。凭借这种想象力,人们能在似乎毫无联系的事物之间发现它们的内在关联,这就是新发现产生的基础。
三、美育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功能
创造性思维是以长期的经验归纳、逻辑分析和推论为基础的,但在它发生之时,有时却超越了分析性的和循序渐进的逻辑思维方式,以一种形象的、整体的和跳跃式的方式,直接而迅速地产生思维成果。许多科学家和心理学家把它称作“直觉”,事实上,创造性直觉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科学发现与创造能力的代名词。
由于科学的创造性直觉具有某种审美性质,所以,许多科学家认为,在科学研究领域存在一种特殊的审美现象——“科学美”,这种美呈现出完整和谐、简洁有序的平哥,又满足了创造激情和自由联想的要求。那种对称、均衡、和谐、有序的完整意象向我们提示了认识中的创造性思维与审美创造力具有某种相通之处。科学美这一概念充分表明了人类精神的高度统一性,这正是美育与智育协同合作的基本根据。
科学美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完整和谐。另一个基本特征是简单性。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简单性意指最大限度地表达了普遍规律的最简洁形式。海森堡指出,这种简单性的原则恰恰是“真理的美学标准”。
简化也是“艺术品的一个极重要的特征”。在中国美学中,简化也是一个重要的艺术原则。作画要求以最简练的笔墨来状物写神;写诗则追求用最经济的词句,创造“意在言外”的意境;戏曲艺术几乎不用布景,只用很少的道具,从而获得最大限度的时空自由,创造丰富的审美效果;而书法则把宇宙万物的生命与心灵的跃动简化为流动的线条,创造出最富有中国艺术精神的审美境界。以小见大、以少胜多、以一当十、以简驭繁几乎成为艺术创造的座右铭。